穷寇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07
更新于

穷寇:qióngkòu 基本解释:[hard-pressedenemy;totteringfoe]走投无路的贼寇,泛指残敌穷寇勿追●详细解释:陷于困境的敌人。《逸周书·武称》:“追戎无恪,穷寇不格。”《孙子·行军》:“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汉书·韩信传》:“汉兵远鬭,穷寇﹝久﹞战,锋不可当也。”明唐顺之《公移·牌》:“此係穷寇,即使未能遽缚,四面皆海,船隻焚尽,亦断无从容逸去之理。”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穷寇qióngkòu[hard-pressedenemy;totteringfoe]走投无路的贼寇,泛指残敌穷寇勿追★形容已走投无路的贼寇。如:「穷寇莫追」。

1、释义穷寇:势穷力竭的敌人。

2、诸将以穷寇莫追,许之,遂扬帆去。

3、八戒便要赶去,行者止住道:“且莫赶他,正是穷寇勿追,他被细犬咬了头,必定是多死少生。

4、【举例造句】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庞涓,你岂不知归师勿掩,穷寇勿追,你苦苦追赶我做什么?

5、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6、而印度在洽谈9K58-2系统时提出所配的9M33K4在发射前应能据需要取消定时功能,因为骨子里继承了英国军事传统的印军认为“将敌人置于无法逃脱的死地并不能帮助消灭对方,反而可能伤害自己”(这实际上就是孙子兵法中的“穷寇莫追”)。

7、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8、如“宜将乘勇追穷寇,不于沽名学霸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9、法曰:穷寇勿追。

10、俞咨皋以穷寇莫追而许之。

11、【典故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

12、因此,毛泽东写下了非常著名的三联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洁学霸王”。

13、195.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4、还有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5、放弃张掖,率军东走,段业进入张掖城后欲追击吕弘,沮渠蒙逊劝阻他说:“归师勿遏,穷寇勿追,此兵家之忌呀”。

16、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追之而已。

17、古代兵书上有“穷寇勿追”的说话,但不能拘泥,对顽敌都应穷追不舍,务必将其全部干净地加以消灭。

18、再露锋芒,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展鸿图,不可沽名学霸王。

19、原注:“剩勇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20、苻登穷寇,宜持重,不可轻战。

21、由于金城是羌人的本势,势力无所不及,到处都驻有军队,而董卓等人盲目深入西羌,又犯了“穷寇勿追”的兵家大忌,在追赶过程中,遭到数万名羌人围击。

22、再露锋芒,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展鸿图,不可沽名学霸王。

23、保守的意大利人一定没听说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哲言。

24、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

25、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

26、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

27、穷寇死战,其锋不可当,躬遂大败,死者数千人。

28、刘春红虽然已经是抓举成绩第一了,但是她还是要乘胜追击,这个时候她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29、《汉书?韩信传》:“汉兵远?,穷寇?久?战,锋不可当也。

30、只不过即使看到她逃走,也要切记莫穷寇莫追。

31、久之,贼势日蹙,文炳曰:“穷寇可以计擒。,共十五路而已,正是国势衰靡,版图日蹙。

32、毛泽东也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33、还是毛主席英明,他老人家早就手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34、对待我们看准的个股,我们要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气概。

35、一百二穷寇莫追,夜游也只是吓唬吓唬她而已,不可能真追的,他这么小心的鬼差,不会干这种蠢事。

36、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本来习惯隐居幕后的,一反常态,出现在各个战区,就是为了完成这个使命。

37、一阵烟雾飘来,迷住了大家的眼睛,几个同学想追上去,被未来星叫住:“同学们,穷寇莫追!

38、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39、卷四:佯北、阙围、穷寇、归师、截归、疑、先声、声、降、退、诡声、诡形、死战、乘胜、两敌、退据、苦战、败、攻必救、掩巢、坚壁、摧标。

40、地图内的所有怪物都非常聪明,会相互帮助与逃跑,穷寇莫追、千万不要追着打!

41、出处宋?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

42、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本来习惯隐居幕后的141,一反常态,出现在各个战区,就是为了完成这个使命。

43、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

44、阴阳论:万事万物都分阴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纯阳纯阴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大慈善家也有见不得人的一方面,十恶不赦的罪人也是有良心的,阳久必阴,阴久必阳,阴阳是互相转化的,一个人的成就到达最高峰时必将走向衰弱,一个人失败到极点时,也是成功开始的时候,万事不能做的太绝,太绝对了容易出问题,要穷寇莫追,要网开一面。

45、言作战八戒: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却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遢,围师必阙,穷寇勿追。

46、敕清夷军使虞灵章:穷寇伤残,寄命无所,犹以遗噍,敢犯塞垣。

47、宜将剩勇追穷寇。

48、古代兵书上有“穷寇勿追”的说话,但不能拘泥,对顽敌都应穷追不舍,务必将其全部干净地加以消灭。

49、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明治政府绝不容忍旧幕府势力继续存在下去。

50、切忌麻痹大意,一定要记住毛主席的那两句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51、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52、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53、然穷寇难量,还营愿从它道矣。

54、我总觉得项羽有一种让现代人为之汗颜的人格力量: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他当皇帝,他偏偏要让焚烧阿房宫的冲天火光照亮他东归的大道;他面对仓皇逃窜的敌人却恪守高贵军人“穷寇勿追”的高贵原则,宁可给后人留下笑柄;他在鸿门宴上收剑入鞘只因为他不喜欢用阴谋杀死他想杀的对手,因此铸下大错却在所不惜;他崇尚宁折不弯尊严至上,对后世将“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看作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百般不解……他最后的自刎乌江,也不见得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他只是不愿苟活!

55、现在《名物大典》本着复兴朴学的精神,力摒杂糅,独树大纛,将超越普通语词辞典中如雨泼墨卷雄师百万追穷寇尽兴狂草中国龙破壁穿空!

56、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57、,穷寇勿追。

58、有人要将长江变成第二个鸿沟时,毛泽东没听那一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一警觉与历史紧密相连。

59、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60、做什么都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要跟着人家屁股转,见什么就是什么;要有大局观,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一局可以说教的N好,经常给那么一两块小地盘让占山为王,一个不小心,全军死光光;别看到有好处就往死里追,穷寇莫追,你在包围人家的同时自己也处于被包围之中--做事不能太绝,不给人家空间,结果是拿别人来玩自己;下棋或做事都必须有个计划,至少心中应该有相应的手段来达到你想要的目的,这样容易成功也不容易身陷其中,无法定位自己的处境。

61、兵法云: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6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6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64、对于兵败如山倒的池田部队,德川家康秉持穷寇莫追的原则,同时听从高木清秀建议:迅速撤往小幡城,以避开羽柴军的锋锐,以免囿于眼前的胜利而大意陷入秀吉的陷阱。

65、穷寇莫追”不是不追,是要看怎么样去追。古代战术讲究围城,只围三面,留一面。如果四面都围上,把敌人逼急了,他们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缓一缓,放松敌人的警惕,伺机而动。李家晔 

66、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67、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标签: 穷寇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穷寇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072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