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元殿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83
更新于

含元殿:hányuándi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唐宫殿名。高宗时所建,本名蓬莱宫。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李华曾作《含元殿赋》。参阅《新唐书·李华传》。

1、殿前龙尾道长75米,道面平段铺素面方砖,坡面铺莲花方砖,两边为有石柱和螭首的青石勾阑。龙尾道的修筑更加映衬出了含元殿的高大雄伟,但也因这条道坡长阶高,成为年边大臣朝见之畏途。

2、三殿为: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3、含元殿遗址位于西安北郊龙首塬南端的高岗之上,包括大殿、两阁、廊道、大台、龙尾道和殿前广场。

4、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岂直凤巢阿阁,入轩后之图书;鱼跃中舟,称武王之事业。唐李华《含元殿赋》描写说:“左翔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

5、唐李华《含元殿赋》:“靡?秦山,陂陀汉陵。

6、含元殿的建筑形制为五凤楼,即:主殿、飞廊、大台、东西两阁、钟鼓楼、龙尾道组成,南部有广场、龙首渠、金水桥,左右有东西朝堂,北部是宣政门和宣政殿。

7、近代考古研究显示,含元殿建在高出南面地面10米以上的高岗上,前面用砖砌成高大的墩台,设三条坡、平相间的道路登上,称龙尾道。

8、《剧谈录?含元殿》:“君臣和叶,四表靖谧。

9、城东早春、独不见、相和歌辞?乌夜啼、相和歌辞?大堤曲、琴曲歌辞?别鹤、杂曲歌辞?独不见、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蜀郡符处士、题赵孟庄、辞魏博田尚书出境后、夏日、送李虞仲秀才、和卢谏议、奉酬窦郎中早入、野园献果呈员外、杨花落、月宫词、赠从弟茂卿、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胡姬词、春日有赠、襄阳乐、关山月、长城闻笛、春晚东归留赠李功曹、送殷员外使北蕃、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使判官、秋日题陈、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同赵校书题普救寺、春日与刘评事过故证上人院、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题表丈三大夫书斋、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与李文仲秀才同赋泛酒花诗、登宁州城楼、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和权相公南园闲涉寄广宣上人、供奉定法师归安南、池上竹、长安春游、早朝、赠张将军、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送人过卫州、寄中书同年舍人、酬于驸马二首、将归东都寄令狐舍人、寄江州白司马、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酬卢员外、古意赠王常侍、送裴中丞出使、送绛州卢使君、赠李傅、上裴中丞、和人与人分惠赐冰、观打球有作、早春即事呈刘员外、送司徒童子、寄昭应王丞、酬崔博士、酬裴舍人见寄、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赠史开封、奉寄通州元九侍御、赠浑钜中允、重送胡大夫赴振武、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奉和裴相公、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张郎中段员外初直翰林报寄长句、奉酬端公春雪见寄、卢郎中拜陵遇雪蒙见召因寄、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元日观朝、题贾巡官林亭、和元员外题升平里新斋、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邵州陪王郎中宴、和令狐舍人酬峰上人题山栏孤竹、寄赠田仓曹湾、上刘侍中、赠侯侍御、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送杜郎中使君赴虔州、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赠邻家老将、和吕舍人、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和郑相公寻宣上人不遇、题范阳金台驿、寄薛侍御、折杨柳、雪中听筝、卢龙塞行送韦掌记二首、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僧院听琴、和武相公春晓闻莺、唐昌观玉蕊花、山中主人、太原赠李属侍御、崔娘诗、秋日登亭赠薛侍御、石水词二首、答振武李逢吉判官、宫燕词、赠崔驸马、听李凭弹箜篌二首、临水看花、观妓人入道二首、方城驿逢孟侍御、题清凉寺、酬令狐舍人、和令狐郎中、送太和公主和蕃、秋日韦少府厅池上咏石、失题、春日题龙门香山寺、寄申州卢拱使君、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圣恩洗雪镇州寄献裴相公、贺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和裴舍人观田尚书出猎、送李舍人归兰陵里、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见薛侍御戴不损裹帽子因赠、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元日呈李逢吉舍人、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句、和汴州令狐相公白菊、赠陈判官求子花诗(魏府出此物)。

10、李华在其《含元殿赋》中有着详细的描述,其中建筑木材是由江南山林中精选运来的所谓“择一干于千木”的荆杨之材。

11、李晟驻军在含元殿前,住在左金吾仗(含元殿东),下令各军说:“最赖将士之力,克清宫禁,长安士庶,久陷贼庭,若小有震惊,非吊民伐罪之意。

12、我们通过对含元殿的坐落在三重台基之上,唐人李华在《含元殿赋》“太阶积而三重,因薄厚而顺高”。

13、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当时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

14、唐李华《含元殿赋》:“万有千岁,钟景祚于洪裔。

15、白鹿原地势很高,在皇宫内的含元殿就能看到。

16、如在含元殿前龙尾道下叙班则文东、武西,若在通乾观象门外序班则文班在前、武班在后。

17、如唐代官员一般在含元殿前龙尾道下或通乾观象门外序班。

18、含元殿的争议一直很大,不仅在单双檐龙尾道上,一些细节斗拱栏杆因为没有发觉到具体事物,所以依据很少。

19、李隆基从开远门入城至大明宫,临含元殿,慰问百姓,然后至长乐殿谢九庙主,失声恸哭。

20、《贡举人见于含元殿赋》:“今则凝神注目,无非绣户金铺;接踵比肩,尽是鸿俦鹤侣。

21、以本朝宫殿视之:宣德门,唐丹凤门也;大庆殿,唐含元殿也;文德殿,唐宣政殿也;紫宸殿,唐紫宸殿也。

22、含元殿踞龙首原高处,高出平地十余米,殿十一间,前有长达75米的龙尾道。

23、唐李华《含元殿赋》:“自中徂外,镜洗川澄。

24、含元殿662年开始营建,翌年建成,以后的200多年间一直被使

25、示例每岁十一月,天下贡举人于含元殿前,见四方馆舍人当直者,宣曰:“卿等学富雄词,远随乡荐,~,当甚劳止。

26、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殿基高于坡下15米,面阔11间,进深4间,殿外四周有宽约5米的“玉阶”三级,殿前有长达70余米的龙尾道至殿阶。

27、唐李华《含元殿赋》:“进而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退而瞻之,岌树颠而?云末。

28、唐张莒《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诗:“俯对朝容近,先知曙色分。

29、含元殿后,位于中轴线上的一座原已建成的宫殿的钢架也被切割拆毁,横七竖八扔在一边,所种的树木也被拔出躺在基座下边。

30、两阁各有飞廊自北面与含元殿相连,加上三条平行的“龙尾道”,构成了大明宫里最为雄壮瑰丽的建筑。

31、西安北站建筑风格寓意为“唐风汉韵、盛世华章”,其建筑形态融合了唐大明宫含元殿和西安城墙的元素,整个建筑朴素庄重、壮美雄奇。

32、“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

33、含元殿是举行大朝会之殿,性质相当于太极宫的承天门。

标签: 含元殿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含元殿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1071.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