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乐调:lè dià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音律和谐。《史记·外戚世家》:“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音乐的声调。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 万寳常 尝与人论及乐调,时无乐器,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叩之,宫商毕备,谐於丝竹。”
1、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2、苏氏乐调体系奠定了唐代著名的燕乐二十八调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汉民族乐律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54岁到伊朗进行音乐调查。
5、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
7、五音用来和谐乐调,十二律用来均平音声。
8、本片主角是余文乐,他饰演满心希望进入飞虎队的警员,亦有跟随王敏德这个飞虎教官训练,但这只不过是电影的一个小段落,剧情的重心不是这套训练,而是余文乐调查的一单抢劫案。
9、苏祗婆善弹胡琵琶,家传龟兹乐调“五旦七声”宫调体系。
10、但一定要是喜庆的,喜乐调。
11、语言的美、乐调的美以及节奏的美,都表现好性情。所谓“好性情”并不是人们通常用来恭维愚笨的人的那个意思,而是心灵真正尽善尽美。柏拉图
12、人苏祗婆的琵琶乐调为本;又指出,琵琶乐调中五旦、七调之说,出于苏祗婆的传授,而十二律、八十四调之说,则出于郑译的推演。
13、据《左传?成公九年》载:一个楚囚弹琴时奏南方乐调,表示不忘故旧。
14、他们是中古教会调式,音调得,后音乐调式?
15、燕乐调“七羽”的俗名?多数不带“羽”字?直呼为“中吕调”?“仙吕调”等?而同它有共同名称的宫调俗名?则添加“宫”字?确指为宫?如“中吕宫”?“仙吕宫”等?这既说明?宫调式常是从同宫系统的羽调式派生而来的?这又是一类具有共同名称?共同五正声而两调式主音相距小三度的规律性联系?在后人记述中称为“宫逐羽声”?实际上常有附加变徵的羽宫调式交替?又说明?中吕调?仙吕调等象般涉调一样?其来源是七声音阶的“re调式”?实际旋律中不限於用羽调式的音调?很可能包含有商调式(附加清角)的音调?甚至徵调式(附加清羽)的音调在内?自由转换?以中吕宫?双调一均为例。
16、1936年,他在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的毕业论文《隋唐俗乐调的研究??龟兹琵琶七声五旦与俗乐二十八调》,就是有关唐代音乐史研究的题目。
17、及其龟兹乐调理论(五旦七声);③被看作汉以来的七始、八音之说(七声音阶的合法地位之争与“应声”说);④以五弦琵琶为据的八十四调旋宫学说。
18、然而,管乐调整不是总让人放心。
20、对传授龟兹乐调理论和乐谱起了重要作用。
21、喜怒哀乐笔落惊风雨,冷嘲热讽皆尖酸刻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逗乐调侃亦为它捧腹,妙不可言且滑稽可爱。
23、[9]清商:乐调名。
24、这类筝曲有:《紧诉》、《硬乐调》等。
25、译日本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
26、打开快乐调频,让欢乐环绕;拓宽幸福小径,让美好延展;爬上幸运云梯,让好运光临;放飞心灵祝福,让友谊长青。朋友,唯愿你时刻安好,一切如意!
27、夫乐调而四时和(16),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
28、暑假已来到,请认真设置:把状态调成睡眠模式,把日子调成游戏模式,把快乐调成日常模式,把朋友调成聚餐模式,愿你屏蔽烦恼,接收幸福信号!
29、刚子的音乐借用喉音歌唱的方式“呼麦”,以及濒将为人们所遗忘的蒙古民间乐调。
30、在乐调方面,辽南鼓乐用借字手法形成的“三十五调”实际是滥觞于唐宋的“移宫换调”,属“燕乐二十八调”的余绪。
31、你介意把音乐调小点声吗?1没有人乱推别人,没有人盯着你看,甚至似乎也没有人介意我坐在轮椅里。
32、文气到此一住,乐调亦到此一歇拍,下章乃再接前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