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转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249
更新于

升转:shēng zhuǎ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旧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亦偏指提升。官阶自下而上叫升,同级平调叫转。《宋史·兵志十》:“积习既久,往往超躐升转,后名反居前列,高下不伦,甚失公平之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我在 上海 看了报,他这侍郎是才升转的。”旧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故事》:“射于玉津御园,胜则有金带陞转官资之赏。”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外官必九年考满,论繁简陞转,此定制也。”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恩遇》:“ 曹元埴 、 彭元瑞 、 沉初 、 董誥 学问俱优,因内廷有交办事件,不令考试,未得与诸臣一体陞转,着加恩各加一级。”

1、京官和选人从武骑尉开始升转,升朝官从骑都尉开始升转,逐级而进。

2、后调外河同知,升转淮徐道,调淮阳道。

3、宣赞舍人陈谔、孙崇节即阁门受旨升转,次翁言:“阁门径自画旨,不由三省,非祖宗法。

4、后升转任翰林院侍讲学士。

5、外官发财之后,每辇重金来京营谋升转。

6、明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二?都给事升转》:“上久格行取,言路寥寥。

7、洪日升刻意躲避心瑜,把心思都放在泰和集团的事务上,心瑜多次上门拜访都遭到拒绝,她决定离开上海并托彩云向洪日升转交了一封信。

8、初行职业不可进行飞升转职。

9、《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按祖宗旧制,必照依钦录姓名,挨次鱼贯升转,罔敢搀越。

10、按迁叙“崇仪使”升转为“六宅使”,有战功者转为“作坊使”。

11、之铨选制度,乃官吏升转资格之一。

12、说的是一位姓吴的人,年三十三岁,爵位是公乘,原籍番和宜便里人,原来做过骊(革干)苑的斗食啬夫,后在神爵二年(前60年)三月某日以工作成绩和升转次序提拔到了新的岗位上。

13、明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二?都给事升转》:“六科都给事升转,惟吏科多升京堂,馀则一内一外,如庠士之挨贡,不敢撺越。

14、而与平叛毫无关系,且“诛曦之日不肯拜诏”的吴曦党羽、踏白军统制王喜,却被说成是“谋戮逆曦,备罄忠劳”,不仅特升转为节度使,还被任命为兴州诸军都统制要职。

15、至于人事管理的原则,他说:“铁路事业经纬万端,欲期事业之举,首在得人,得人之方,不外职制分明、进退有度、因材器使、视事酬庸、赏罚有则、待遇一致,故薪给之多寡,须以职责之繁简轻重为权衡;而升转之途阶,尤须有一定不移之程序。

16、你可以通过查看google网页优化工具的统计结果和报告,来判断哪一种页面变化能最有效率地提升转化率。

17、寻谕吏部:“翰林升转,旧例论资俸,亦论才品。

18、为防止冗官扰民,规定:“捐纳官到任三年,称职者具题升转,不称职者题参”(《清史稿》卷87选举志七),但在实际上无法贯彻。

19、在仿真模型上,完成了稳态计算、系统阶跃扰动试验、甩负荷试验(未加调节系统)等测试,主要监控和分析了汽轮机动态特性中两个重要参数:汽轮机第一飞升转速、飞升时间。

20、嘉熙间,历知袁州、广东提举,升转运使兼提举市舶使。

21、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一?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标签: 升转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升转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161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