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41
更新于

成语:chéngyǔ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1、这就是古代成语“郢人学步”的故事。

2、对庄子的生平、地位和影响作了简要介绍,重点阐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揭示了庄子思想齐生死、等物我、泯有无的哲学魅力,以及庄子散文汪洋自恣、放笔诙谐、?诡诱人的趟逸神采,并摘取了《庄子》一书中的成语典故,逐一作了诠释。

3、【成语举例】廪生伺于门,表妹乘车至,彼此如渴骥奔泉,入户稍寒温,即携手至柴室狎亵。

4、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晴。

5、冷冷冬季问候,暖暖成语祝福:快乐车载斗量,烦恼远走高飞;好运形影不离,霉运每况愈下;健康相伴一生,幸福比比皆是。愿你度过一个暖暖的冬天!

6、成语举例:人生忽如瓦上霜,勿恃强健轻年光。

7、尝有人以碧霞弘小印,属刻“眉语楼”三字,刻成语人曰:“世间最刚之物,巩无逾此。

8、也有直接把“辅车相依”用为成语的,比喻互相配合,互相依存。

9、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

10、后来,由这个故事产生了“世外桃源”这个成语,

11、【成语举例】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搬斤播两,何等肚肠。

12、后来,“寄颜无所”就成了成语,意思是说脸面没有地方放,无地自容。

13、闵公见了仲孙湫,流涕不能成语。

14、后世遂以“杏林”代指医生,并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等成语来称颂医生医术高超和高尚医德。

15、后来人们就用"画饼充饥"这个成语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16、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17、【成语举例】活死人便知他是个仗官托势的花花公子,自思人微权轻,鸡子不是搭石头子的。

18、身为师者倘能以深入浅出的方法将诸如成语、谚语等中的哲理娓娓道来,并以切身的例子说之,必能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腋集成裘,使学生融会贯通其中奥理。

19、成语示例:骥服盐车不称情,轻裘肥马凤凰城。

20、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一首《七步诗》。

21、后来,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演变为成语“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22、后世遂有了“枕流漱石”这个成语。

23、评释:“放踵格”亦属半读类,它的格规是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组,每字下半截须是同一字部,按格去除它们相同的下截,将存下的上半截连读串解谜题,“放踵”取自成语“摩顶放踵”,放踵就是脱掉鞋而打赤足的意思。

24、此成语源于甄皇后为永葆青春秀美,精心梳理“灵蛇髻”,以取悦皇上的故事。

25、今年是我过的第一个暑假,在这个暑假里我学会了很多知识,我还读了很多书,有《游戏中的科学》《十万个为什么》《成语故事》我从成语故事中学会了很多道理,我从《游戏中的科学》得到了很多知识,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中知道了很多东西。

26、我们现在的很多人,一看到断袖之癖这个成语,都会理解成为不太好的方面,而忽略了其中对爱情的诠释。

27、【成语】巫山洛浦【拼音】wūshān luòpǔ【解释】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也指男女幽会。

28、成语示例:鹿随郑相应难辨,蝶化庄周未可知。

29、狐假虎威”这个成语

30、成语出处:晋?潘岳《西征赋》:“曾只轮之不反,绁三帅而济河。

31、俗话说: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 ”然而你如到土楼? ?福裕楼旅游投宿,这种感觉就会被“宾至如归”这句成语所替代。

32、元宵节,灯谜不可少,发挥你的小智慧,全是打一成语哦:①会计;②伞兵;③蜜饯黄连;④爱好旅游;⑤节日的焰火。答案依次揭晓:希望利用你的“足智多谋”让幸福“从天而降”,我和你“同甘共苦”共创“五彩缤纷”的生活,收获“喜出望外”的成绩!元宵节快乐!

33、不修边幅”成语来自“修饰边幅”故事,人们

34、自己的英语辅导室:学习和应试技巧,实用成语,师生介绍,专家观点,英语窍门。

35、这位朱买臣,听名字可能陌生,说到“覆水难收”的成语和“马前泼水”的戏剧,知道的人就多了。

36、成语“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出自此战事。

37、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38、这就是“问鼎中原”这句成语的由来。

39、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庄子家贫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妻子叫他外出借粮食,他去找监河侯借粮。

40、字典大全:预装成语字典、英文会话、汉语字典、医学字典、金融字典、计算机字典,一机多典,专业人士的得力宝典。她上面的笔画,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画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以竹简汉字笔体书写的“Beijing2008”更浸透着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41、成语“掷果盈车”能突出潘安美貌。

42、老师领我们一起学习了许多成语,我们班学的成语可不一般,老师为了让我们记住这些成语,把它分为几类分别是:动物类、数字类、颜色类、衣着类等等。

43、有学者考据,那则妇孺皆知的“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中,引起买珠的郑人珍爱的“椟”,就是一个以漆画为装饰的盒子。这些包装争奇斗艳,各显其能,有的做成雕花的木箱,有的弄成精美的花篮,有的干脆搞成八音盒……大有“买椟还珠”之嫌。

44、公司复信给未录用的投考者,大都使用沧海遗珠这个成语。

45、在《新成语小辞典》中还提到,据陈晋《新人赋》中称,1965年毛泽东在南昌专门写了篇一千多字的文章,来考证王勃在南昌写作《滕王阁序》时的年龄,称道他不仅“高才博学”,而且“为文光昌流丽”。

46、后来人们根据这个这个故事,引申出“坐井观天” (或“井底之蛙” )这句成语,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而盲目自大的人。

47、深耕易耨”演化为成语源自《孟子?梁惠王上》。

48、首先根据维语的语音和语言特征,解决了音节划分等有关文本分析的问题,并总结了重音、停顿、语气等韵律规则;然后采用“语境矢量”的设计,用greedy算法优化语料库;最后采用不定长单元的拼接合成方法,首先选择较大单元合成,当拼接单元为音节时,用viterbi算法,基于语境挑选出最优的单元合成语音。

49、成语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下》:“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

50、’”“闻鸡起舞”这一成语即由此而来。

51、但他的妻子不听,最后还是离他而去,不料在朱五十岁上经人引荐而被汉武帝任为中大夫,前妻闻此讯悔之莫及,遂请求破镜重圆,再续旧好,朱当即以水泼地,命之收覆,由此有了“覆水难收”的成语故事,还引出了一出昆曲名剧《烂柯山?痴梦》来。

52、据统计,出自邯郸的成语上百条。比如大家熟悉的“邯郸学步”、“胡服骑射”等,我们只要用心收集,会发现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共2页:12下一页。 

53、成语故事:汉朝中山李氏兄妹三人到京城长安发展,李延年进入皇宫乐府,他向汉武帝推荐他妹妹是绝世佳人,一见倾城,再顾倾国。

54、于是就有了成语“东施效颦”。

55、汉语成语夸张

56、作为成语,“四方之志”现在一般都说作“志在四方”,

57、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悬梁刺股、凿壁借光、昼耕夜诵”等等。

58、如邯郸学步、一枕黄粱、毛遂自荐、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这些成语几乎都能在邯郸找到物证;磁山文化、赵文化遗址更是丰厚耀眼,价值连城。

59、成语示例:平日这灯下,便是我们的天堂;今日却成了地狱了,没有一个地方一件事情,不是使我触目伤心的。

60、秦牧《艺海拾贝?“邯郸学步”》:“‘邯郸学步’或者‘寿陵失步’这句成语常常被许多人所引

61、成语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老夫疏于学问,草腹菜肠,对着众位长者,也吟诗一首,万望勿哂者。

62、侃侃而谈这则成语的侃侃是刚直而从容的样子,比喻说话时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样子。

63、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时间引申出"指鹿为马"这句成语。比喻怀着恶意,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64、这句成语源自一个叫法灯的和尚。

65、这是从成语“中原逐鹿”演化过来的一句诗。

66、后来,由这个故事产生了“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与世隔绝的、理想的美好世界。

67、成语“墙头马上”,读音为qiáng tóu mǎshàng。

68、见利思义【拼音】jiàn lìsīyì,成语,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愿儿孙,安分好,见利思义须当早,一介不取古称贤,何须贪得心无了。

69、成语出处:《周书?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

70、全力以赴,或者说弹动风琴所有的音栓是从音乐上演变来的成语。

71、【成语示列】只有三年大阅是他们的一重关煞,那一种急来抱佛脚情形,比起那些秀才们三年岁考还要急。

72、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也有许多与鸡有关的成语和谚语,如“闻鸡起舞”、“杀鸡吓猴”、“鸡肥不下蛋”、“杀鸡取卵”、“借鸡生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等。

73、【成语故事】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

74、诡计名称有的来源于历史典故,如“围魏救赵”、“假道伐虢”等;有的来源于古代军事术语,如“以逸待劳”、“声东击西”等;有的来源于古代诗句,如“李代桃僵”、“擒贼擒王”等;有的借用典故成语,如“金蝉脱壳”、“指桑骂槐”等;还有出自其他方面的。

75、成语“宽仁大度”便源于敬珍称赞西魏丞相宇文泰故事。

标签: 成语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成语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179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