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06
更新于

拾遗:shí yí 基本解释:(1) [appropriate lost property]∶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涂(途)不拾遗。——《史记·孔子世家》夜不闭户,道不拾遗(2) [make good omissions]∶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拾遗补阙●详细解释:1. 拾取他人的失物。《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唐 孟郊 《饥雪吟》:“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遣求》:“化治街衢不拾遗,几兴 鲁 国欲倾 齐 。” 章炳麟 《东夷诗》之一:“陇首餘餱粮,道路无拾遗。”2. 比喻轻而易举。《汉书·梅福传》:“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举 秦 如鸿毛,取 楚 若拾遗,此 高明 所以亡敌於天下也。” 颜师古 注:“拾遗,言其易也。”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圣人脩备以待时,是以正天下如拾遗。” 宋 司马光 《乞罢刺陕西义勇第四札子》:“ 太宗 取两 浙 ,克 河 东,一统天下,若振槁拾遗。”3. 采录遗逸的事迹。《史记·太史公自序》:“序略,以拾遗补蓺,成一家之言。”《南齐书·礼志上》:“ 吴 则太史令 丁孚 拾遗 汉 事, 蜀 则 孟光 、 许慈 草建众典。”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爰附录于后,作为拾遗云。”4.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史记·汲郑列传》:“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闥,补过拾遗,臣之愿也。”《后汉书·胡广传》:“臣职在拾遗,忧深责重,是以焦心,冒昧陈闻。”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有师友之名,无拾遗之实。”《北史·外戚传·贺讷》:“詔 泥 与 元浑 等八人拾遗左右。” 清 姚鼐 《奉答朱竹君用前韵见赠》:“君方簪笔入 承明 ,努力拾遗供侍从。”5. 官名。 唐 武则天 时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 宋 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参阅《续通典·职官三》。★◎ 拾遗 shíyí(1) [appropriate lost property]∶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涂(途)不拾遗。——《史记·孔子世家》夜不闭户,道不拾遗(2) [make good omissions]∶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拾遗补阙★捡取他人遗失的财物。《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比喻轻而易举。《汉书.卷六七.梅福传》:「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自上逆下,非邻国之势也,然而成败异效,扰天下如驱羊,举二都如拾遗。」采补缺漏遗佚。《南齐书.卷九.礼志上》:「吴则太史令丁孚拾遗汉事,蜀则孟光、许慈草建众典。」匡正别人过失或缺点。《抱朴子.外篇.崇教》:「有师友之名,无拾遗之实。」职官名。唐代谏官,武则天时始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以救补人主言行的缺失。见《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

1、余自燕中闻之拾遗人,相与慨叹妙迹永绝。

2、榕树(《南方草木状》),又名:倒生树(《粤志》),倒生木、不死树(《纲目拾遗》),细叶榕(《岭南采药录》),正榕、官榕木,小叶榕。

3、《拾遗记》盛传:上古时代,有一棵穷桑树,其果实万年一结,吃了的话,天老我不老。

4、故又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

5、黄大兴《梅苑》、曾造《乐府雅词拾遗》亦如之。(zao四声)《乐府雅词》序)六一婉丽,实妙于苏。

6、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免学他嘲风咏月,污人行止。

7、二十世纪以来的寒山子研究,总体上可分为生平研究和作品研究两大部分。五代高道杜光庭在《仙传拾遗》中称寒山子亦曾寓居于此(修道30余年)。

8、【考证】出自《纲目拾遗》: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

9、拜右拾遗、直史馆,赐绯鱼。

10、《拾遗记?魏》:“夜来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重幄之内,不用灯火之光,裁制立成……宫中号曰针神”。

11、出处:晋?王嘉《拾遗记?殷汤》:“师延乃更奏迷魂淫魄之曲,以欢修夜之娱。

12、好向明庭拾遗事,莫教玄豹老泉林。

13、《唐文拾遗》卷一四补两篇。

14、《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白新墓碑》:“代宗之初,搜罗俊逸,拜公左拾遗。

15、乾德初,召公卿近臣各举清白有吏干者一人,给事中马士元以明塞诏,召为左拾遗。【示例】宋?苏辙《荐林豫札子》:“右通直郎林豫,吏干强敏,长於应变,所至可纪。

16、【古籍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拾遗》:“仙人杖是笋欲成竹时立死者,色黑如漆,五、六月收之。

17、本文立足于对我省财政转移支付建立过程的剖析,力图构建出一个省对下财政转移支付规范的模式,希望能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起到举一反三、拾遗补缺的作用。

18、一百八官吏廉明,上行下效,这个地方确实已经达到路不拾遗的境界。

19、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20、」贼曹佐高昌隗瑾进言曰:「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辅弼以补阙拾遗。希望大家以坚定的信念继续秉承辅警队的优良传统,并以具尊严、庄重、投入、勤奋的精神服务社群。

21、拾遗小妖在魔界中,属于妖怪之一。

22、《拾遗记?夏禹》附南朝梁萧绮录:“若夫茫茫禹迹,杳漠神源,非末俗所能推辨矣。

23、行之十年,秦王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image.png

24、有人说:这世道变了,当年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多好!

25、加以抗威兖服,冠盖通于北门,整旆徐方,咏歌溢于东道,能使边亭卧鼓,行旅露宿,巷不拾遗,市无异价,洋洋乎功德政化,旷未俦,谅非肤浅所能殚述。

26、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王叟?与李妪谈故事,每月落参横,仅见烟斗中一星火,而谈犹弗止。

27、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在我们这个“双文明村”已经实现了。

28、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视学子如土芥,以大罚为儿戏,天良丧失,至矣尽矣!

29、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召见,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

30、《王拾遗枉访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谢》诗:“自为江上樵苏客,不识天边侍从臣。

31、木(《本草拾遗》),又名:鹊不踏(《纲目》),刺老包、仙人杖、刺春头、鹊不站、破凉伞、虎阳刺、刺包头、通刺、黄龙苞、鸟不企草、老虎刺草、鸟不宿、红桐刺、白刺椿、刺杖、白刺桑柴、老虎吊、猫儿刺、百鸟不栖、红虎刺、刺桐、红刺蒙桐、虎椒刺、白塔刺头、黄狼尾巴、飞天蜈蚣、天蜈蚣、雀不站。

32、陈氏《书录解题》注云蜀本有《拾遗》二卷。

33、任左拾遗,故自称“一入承明庐”。

34、唐司空曙《残老百哗歌同王员外耿拾遗吉中罕李端游慈思各赋一物》:“金谷筝中传不似,山阳笛里写难成。

35、俯吟欷剑栈,除拾遗外,郊寒岛瘦,总凄煞峡岛巫猿。

36、数月,征拜右拾遗,充翰林学士。

37、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

38、《本草拾遗》:主金疮伤折瘀血。

image.png

39、路不拾遗”、“负荆请罪”、“匡衡凿壁”、“程门立雪”等比比皆是的典故,佐证了一部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史。

40、所以即便真有少正卯其人其事,孔子为政始七日而诛之,必然会弄得人怨鼎沸,众叛亲离,怎么可能会在三个月后有“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的治相出现?

41、西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42、五年,授左拾遗、直史馆。

43、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盖人不乐为皂隶,则孰能不眷慕悲悼之。

44、陟乃约以料钱为率,自是主书所得减拾遗。

45、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昭帝?使宫人歌曰:‘……云光开曙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云多。

46、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在我们这个“双文明村”已经实现了。

47、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标签: 拾遗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拾遗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197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