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恶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228
更新于

积恶:jīè 基本解释:1.积久生厌;结下怨仇。●详细解释:1.积久生厌;结下怨仇。★多行不善。《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

1、积恶成疾,一命归阴。

2、积恶既彰,公议难抑,是宜移投荒服,以谢万邦,中外臣寮,当知予意。

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4、培育子女注重品德修养,训婪体能锻炼意志,不做温室的花朵,不靠祖先之庇荫,方可打破「富不过三代」之宿命,宁愿将部份盈利拨作慈善用途,以鼓励后辈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方得以实现。易经开头第一章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行善的人,尽管本来他的命数里注定吃苦;但是他作了大善,这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变成乐,贫贱短命,变成富贵长寿;反而而作大恶的人,命也保他不住。

5、往往病久结实于肺胃之间,或只暴病全无泛滥者,服药下咽即仰卧,顿然百骸安静,五脏清宁,次早先去大便1次,其余遍数皆是痰涕恶物,看什么粪,用水搅之,尽是痰片粘涎,或稍稍腹痛,腰肾拘急者,盖有一种顽痰恶物,闭气滑肠,里急后重者,状如痢疾,片饷即已,若有痰涎易下者,快利不可胜言,顿然满口生津,百骸爽快,间有片时倦怠者,盖因连日病苦不安,一时为药力所胜,气体暂和,如醉得醒,如浴方出,如睡方起,此药并不洞泄刮肠大泻,但取痰积恶物,自肠胃次第而下,腹中糟粕,并不相伤,其推下肠腹之粪,则药力所到之处,是故先去其粪,其余详悉,不能备述者,当自知之。

6、袁氏统治中国四年,坏事干尽,终于“积恶成疾,一命归阴”。

7、积恶致灾天困我,今月七日失阿爹。

8、《后汉书?五行志二》:“大将军何进以内宠外嬖,积恶日久,欲悉纠黜,以隆更始?政,而太后持疑,事久不决。

image.png

9、如今我弟积恶至极,虽然明里他能逃脱刑典的制裁,但暗里却难逃天法。

10、当时朝廷下给应奉的诏书说:“蛮夷叛逆作难,积恶放恣。

11、当地请求妈祖解害,妈祖道:灾害是人积恶所致,既然皇上有意为民解害,我更是应当祈天赦佑。

12、在顶极极客T恤网站上最好就是等着优惠码的到来,这样你就能得到一个通用折扣,然后就开始囤积恶作剧礼物和圣诞礼物吧。

13、「作狂」则是由昏愚而积恶难反的狂人。

14、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

15、翻阅报刊,几乎所有违法违纪分子走过的轨迹,都是从最初不习惯、内心有愧,到习以为常、毫无愧疚,最终积恶成习,荣辱不分,良心尽失。

16、士谦喻之曰:「积善余庆,积恶余殃,高门待封,扫墓望丧,岂非休咎之应邪?

17、是以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盖积恶已极,不复堪命故也。

18、西汉?刘向《说苑?谈丛》:“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19、在积恶成习的洋人看来,冯玉祥不免小题大做。

20、一百九翻阅报刊,几乎所有违法违纪分子走过的轨迹,都是从最初不习惯、内心有愧,到习以为常、毫无愧疚,最终积恶成习,荣辱不分,良心尽失。

21、此时的胡不归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积恶之家出身,外事不懂的纨绔子弟了,骆千山对自个是个什么心思,那些道理儿他也都明白一些。

22、积善余庆,积恶余殃,高门待封,扫墓望丧,岂非休咎应邪?

23、《汉书?李寻传》:“诛放佞人,防绝萌芽,以汤涤浊?,消散积恶,毋使得成祸乱。

标签: 积恶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积恶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2020.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