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翁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52
更新于

涪翁:fú wē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东汉 人,精于医,姓名不传。《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於 涪水 ,因号 涪翁 。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輒应时而效,乃著《针经》、《针脉法》传於世。”2. 宋 黄庭坚 别号。《爱日斋丛钞》卷二引《复斋漫录》:“ 山谷 謫 涪州 别驾,因自号 涪翁 。” 宋 范成大 《万景楼》诗:“若为唤得 涪翁 起,题作西南第一楼。” 陈三立 《由崝庐寄陈芰潭》诗:“流传文字一赏之,襟期 涪翁 有同调。”zEO

1、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2、涪翁论“黄独为土芋”,而云或以为黄精,非也。

3、(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江西修水人。

5、汲得双井泉,欲下涪翁拜。

6、是可见先生之针术,得自仙受,视涪翁等尤胜也。

7、涪翁著《针经脉诊法》传于弟子。

8、昔涪翁好作绮语,乃为法秀所诃。

9、宋黄庭坚《涪翁杂说》:“傀儡戏,木偶人也。

10、号清风客、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黔安居士、摩围阁老人、八桂老人。

11、涪翁《和萧元礼》诗云:“归凤求凰振九苞。

12、涪翁还有《针经》的专述。

13、元好问“宁下涪翁拜”,可能就为了这点。

14、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人。

15、林旭论诗,以涩体为主,精妍博赡,从后山、涪翁入手,渐近昌黎、临川之间,有《晚翠轩集》行世。

16、涪翁:“清似钓船闻夜雨,壮如军垒动秋鼙。

image.png

17、人们便称他“涪翁”,又称他“渔父”。

18、初法汉隶北碑、二王鲁公,继宗旭素涪翁枝山。

19、曾谪居梧州,又号涪翁。

20、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

21、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

image.png

22、又自序生杨嫁罗,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山,卒不免于驱掠。

23、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24、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25、尤精于书法,得二王之髓,上追襄阳涪翁云。

26、」则明漪绝底,芗泽不闻,宜涪翁称之为不食人间?火。

27、涪翁云:“江南野中,有一种小白花。

28、欧文忠公与涪翁皆於清字韵压。

29、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

30、坡与涪翁诗,皆曰《青人咏》云。

31、涪翁云“九?天阙守夜义”是也。

32、黄山谷(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

33、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宋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

标签: 涪翁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涪翁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2142.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