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考释:kǎo sh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对某些文字进行考辨和解释。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篆文奇古,予为攷释之。”考证解释古文字或古代文献。 季羡林 《吐火罗语的发现与考释及其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另外一种……经学者们的考释,定名为粟特语,也是属于印欧语系的。”

1、《殷虚书契考释》一书将卜辞分为卜祭、卜告、卜出入、卜田渔、卜征伐、卜禾、卜风雨等8类,为后世的甲骨分类研究开创了先例。
2、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藏两广洪兵起事舆图考释之一
3、《唐代摩尼教术语“三常”一词考释》,刊台北《敦煌学》第20辑,1995年页47?52。
4、主要论文有:《儒学东渐与韩国汉诗》、《也谈荀子的人性论》、《翼奉〈诗〉学著述存留考》、《翼奉〈诗〉学思想之“五际”说考释》、《早期儒家对诗、乐的不同观念》、《儒家诗、乐观念异同论》、《社会历史与文学观念的中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学科的士人心态研究》、《语境:传统文论实现现代化转换的症结》、《〈管子〉四篇审美心胸论及其历史地位》、《从〈庄〉注之差异看“庄子影响”问题》、《庄子思维方式探析》、《〈庄子〉解释史上的差异现象及其根源》、《经学发展与西汉文学思想的演变》、《西汉诗歌创作及其与西汉诗论的关系》、《〈淮南子〉有关文艺的观念及其历史地位》、《董仲舒“〈诗〉无达诂”与“中和之美”说探本》、《试论汉武帝时期的士人心态》、《发愤与发奋??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双重内涵》、《进取用世、间杂幽怨??西汉初期士人心态的主旋律》、《政治、经学的衰变与西汉后期士人心态的走向》、《也谈嵇康为何而死》、《〈艺概〉的文艺辩证法》以及译文《〈北溪字义〉版本考》等三十余篇。
5、古史和古文字方面有《耒耜》、《再论小屯与仰韶》、《〈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论〈战国策〉的编写及其有关苏秦诸问题》、《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论西周是封建社会??兼论殷代社会性质》、《陈侯四器考释》、《金文嘏辞释例》、《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西周墙盘铭文笺释》、《西周利簋文笺释》、《周原甲骨初论》等论文,论证古史、考辨文字,不乏独到的见解。
6、郑振铎研究专题、浅谈郑振铎先生收藏的两种佛典的史料价值、十二位史学家的《中国历史参考图谱》题词手稿、《弁而钗》崇祯本的递修舆后印、《元曲选图》与元杂剧的题目正名、西谛所藏宝卷与版本特征简述、《文献保存同志会第一号工作报告(1940年4月2日)》考释等等。
7、集释部分主要汇集了唐兰、裘锡圭等墙盘考释者的研究成果,对于诸家的文字考释和训解,比较简略的则直接称引,引证繁复的,则用简短的语言加以叙述,有些涉及孙诒让、徐同柏、郭沫若等前代学者之处,也作了简要的介绍。在集释的基础上,纠正文字的隶定、辨识及训解中的一些错误,并作了进一步的考证,提出了自己的拙见,对于有争议而又不能确定的地方或存疑或谈自己的思考,以便日后研究。
8、西北大学博物馆收藏唐代日本留学生墓志考释提要:陈良绍墓志于2002年春在古玩商人处发现。
9、《韩非子》作为一部子书,其中所记载的先秦史料值得利用,但这些史料在考释方面仍有缺憾。
10、于款识古文、研究六书多所考释;于穹碑巨制、阙文误字,博访旧本,多所补正。
11、这部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即:文字考释(关键字、疑难字、假借字等) 、作者和篇题、简序和编联、与典籍的关系、上博简的价值等。
12、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与西王母形象之文化考释
13、在北京对居延汉简作了部分整理、考释工作。
14、清吴大徵《权衡度量实验考》和方浚益《缀遗斋彝器考释》才考证两字为“郢爰”。
15、《封泥考略》一书,是研究封泥最早的一部专著,收录秦汉官私封泥849枚,逐枚考释,对研究秦汉官制、地理以及秦汉篆刻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6、另有《殷墟书契考释》。
17、九嶷山舜陵考释
18、劳?:《居延汉简考释?簿录》、《名籍类》、《车马类》。
19、对田阳平话中的古语词分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作一些简要的对照和考释。
20、西北大学博物馆收藏唐代日本留学生墓志考释
21、考释?答,生走兽及牛马诸畜肝胆之间,有肉囊裹之,多至升许,大者如鸡子,小者如栗如棒,其状白色,似石非石,似骨非骨,打破重叠。
22、有《诚斋体与理学》、《宋诗活法论与理学关系初探》、《从“白体”到“西昆体”》、《人和心尽见,天与意相连》、《即物即理,即境即心》、《王安石与释氏的因缘及有关诗歌臆解》、《试论宋代“文学景观”中的“词”》、《唐宋“踏歌”考释》(上、下)、《宋代“转踏”歌舞与歌词》、《“宋金十大曲”笺说》等论文。
23、一方面可以对大型字书所收入的疑难字进行考释,为传世汉字的整理与规范奠定基础。
24、被考释词条的数目正好反映了某一类职官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数目越多说明当时那种职官越重要。
25、《汉以后的传周乐考》),草《毛公鼎考释》。

26、天文史学家对这幅古图做了考释研究后,称之为《天文气象杂占》,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
27、本文在对上述三方墓志考释的基础上,基本理清了唐初党项拓拔氏部迁徙的历史,即迁徙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
28、孙诒让著有《契文举例)二卷,为考释甲骨文之始。
29、《左传考释》内容简介:《左传》是先秦历史典籍的重镇,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学著作。
30、《诅楚文考释》发表于1947年。
31、王柏《诅楚文考释》还力攻秦惠文王说,主要理由是《诅楚文》中有称“嗣王”。
32、一九六三年除夕夜,他看着自己浮肿的双腿,环顾面有菜色的妻儿,写下了“五十四岁今又过,蓬门冷壁岁云终”,“心惨雀粒向妻子”,“发短愁长催易白”等诗句,但也就在同一天晚上完成了《中方鼎》、《永盂》两篇金文考释文章,真正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的境界。
33、在考释我国西周最大的青铜器虢季子白盘铭文时,毫不费力地将独体的大篆本文释为带偏旁的今文,演示出一个很好的范例。
34、词语考释中的近义并列复词问题
35、著有专著《民族文学论稿》(合作)、《粤风考释》(合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品选?仫佬?毛难族》,收集整理《毛难族恋歌》(合作)等。
36、著《吉金录》,《缀遗斋器款识考释》三十卷。
37、李宗瀚本有翁方纲考释文字。
38、到了下半世纪,海内外的索隐红学也丝毫不寂寞,仅据笔者所见所知,就有:香港李知其著《红楼梦谜(上篇)》、《红楼梦谜(下篇)》、《红楼梦谜(续篇)》、《红楼梦谜(二续)》;台湾方豪撰文《从红楼梦所记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潘重规著《红楼梦新解》,杜世杰著《红楼梦考释》,高阳著《红楼一家言》,王以安《红楼梦引》、邱世亮《红楼梦影射雍正篡位论》,最近王以安又设立了“红楼梦引”网站,宣扬其“林黛玉即董小宛”的索隐主张;内地有许宝?于《团结报》撰文《抉微索隐共话红楼》,霍国玲姐弟著《红楼解梦》系列及《红楼圆明隐秘》,冯精志著《大观园之谜》及《曹雪芹披露的故宫秘闻》,刘铄著《红楼梦真相》,元之凡于《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1辑撰文《剃发案、土番儿、耶律、豆童及其它??试论红楼梦的思想倾向,兼议红楼梦的索隐》,并于去年设立“红楼梦境”网站,声称高举蔡元培的索隐旗帜,打倒胡适的新红学,阐扬其索隐派主张,并有《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报》予以报导,近日笔者又在网上检索到另一对《红楼梦》进行索隐阐释的网站“红楼醒梦”,索隐者颜采翔索隐出《红楼梦》为朱明末系“隐王”所撰之满清“开国女皇”孝庄之秘史……总之,索隐派红学不但没有因一些红学家的严厉批评乃至奚落嘲讽而消亡,反有转加兴盛的势头。
39、主要论文有:《儒学东渐与韩国汉诗》、《也谈荀子的人性论》、《翼奉〈诗〉学著述存留考》、《翼奉〈诗〉学思想之“五际”说考释》、《早期儒家对诗、乐的不同观念》、《儒家诗、乐观念异同论》、《社会历史与文学观念的中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学科的士人心态研究》、《语境:传统文论实现现代化转换的症结》、《〈管子〉四篇审美心胸论及其历史地位》、《从〈庄〉注之差异看“庄子影响”问题》、《庄子思维方式探析》、《〈庄子〉解释史上的差异现象及其根源》、《经学发展与西汉文学思想的演变》、《西汉诗歌创作及其与西汉诗论的关系》、《〈淮南子〉有关文艺的观念及其历史地位》、《董仲舒“〈诗〉无达诂”与“中和之美”说探本》、《试论汉武帝时期的士人心态》、《发愤与发奋??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双重内涵》、《进取
40、俞氏援引周礼郑玄注与帝王世纪之文,来比较并说解越绝书的这段文字,不但解决了传统记载中的十二分野与越绝书分为“十四国”的矛盾,在考释中求得了自圆其说,而且还指出错简所在,“此书梁与赵宜互易”。
41、接着,我和童书业一起回访他,他拿出刚脱稿的秦《诅楚文考释》来,征求我们的意见。
42、中国先民植物图腾之考释
43、关键词中古汉语汉译佛经词汇考释
44、[考释]30年代演出本,本事见《潮剧剧目纲要》。
45、《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用部首编排法系统地分析字形、探究字源、考释字义的字书。
46、5月12?13日,出席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当代新道家会议,提交论文:“上博简《恒先》篇哲学思想探析”,并在大会上发言。这部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即:文字考释(关键字、疑难字、假借字等) 、作者和篇题、简序和编联、与典籍的关系、上博简的价值等。
47、发表有《风月锦囊考释》、《戏曲优伶史》(合作)等学术专著与《金印记校勘》、《青楼集笺注》(合作)等文献著述各多种以及学术论文、文艺评论、散文创作百余万字;辑有本人南戏研究论文专集《南戏论丛》。
48、校注先校注, “校”是考论简、帛本文字异同,定其是非。 “注”包括辩识通假、考释文字、诠释字义等。
49、本文运用文献学理论和传统朴学的方法,从文献学与语料学的角度对敦煌禅宗文献中的重要问题、文献整理与释读、词语考释及辞书编纂等作了系统研究。
50、〖考释〗根据甬剧同名剧本移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