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臣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25
更新于

武臣:wǔ ché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武官;武将。主管军事的官员。《礼记·乐记》:“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 唐 杜甫 《送陵州路使君之任》诗:“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八·本朝内官忠能》:“镇抚掌天下狱,极武臣之美选也。”

1、曰惜名器,谓如文臣贴职,武臣阁卫,不当为徇私市恩之地。

2、成国公朱能是“靖难”武臣之首,朱棣藩封燕王时,与张玉共为王府指挥使,自东昌之役中张玉阵亡以来,朱能一直是朱棣的头号股肱之臣,南征北战、所向无敌,更是难得的帅才,“虽位列上公,却从未以富贵骄人”,深得军心,远征军其他将领也都是一时之选。

3、朝廷上文臣方面有崔呈秀、田吉等为之出谋划策,讲解起草诏书,时称“五虎”;武臣方面有田尔耕、许显纯等五个负责捕杀、镇压异党,号为“五彪”。

4、商一生戎马,先后参加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三次平叛战争,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中,武臣、赵歇、张耳曾于故赵地域先后建立过称号赵国和常山国的割据政权。

5、等三十八人,内臣张士良等八人,武臣王献可等四人,共计一百二十人,分别定其罪状,称作奸党,并由徽崇亲自书写姓名,刻于石上,竖于端礼门外,称之“元佑党人碑”。

6、其烦苛暴虐,为武臣之最。

7、沿着皇陵的通道两侧有大量仪仗石刻与石像,题材包括老虎、公羊、狮子、瑞禽、角端、马匹、马夫、文武臣、武士、内侍等等。

image.png

8、陵园南门与乳台间是神道,神道东西间距45米,对称列置各种石象生,由南向北依次是华表、石象及驯象人、瑞禽、角端各1对,石马及控马官、石虎、石羊各2对,“藩使”3对,文、武臣4对。

9、华地守护封疆的人说:“啊,圣人!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

10、内臣?武臣?掌号头官统领。

11、故六师平国,九伐正邦,武臣状元老之猷师中蕃丈人之言易日容民畜聚。

12、张武臣在菏泽探亲期间,向人们介绍了吴体胖在台湾期间的一些活动。

13、神机营与明初创编的卫所驻军的编制不同,其最高编制级别为营,营编提督内臣2人、武官2人、掌号头官2人;营下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各设坐营内臣1人、武臣1人,除中军下领四司外,其馀各领三司;每司设监枪内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2人。

14、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顾其势初定,未敢参分而王,且以少长先立武臣为王,以持赵心。

15、军人依均田令受田,免纳租庸调,平日生产,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出於贵戚为侍卫,著帐为近侍,北南部族为护卫,武臣为宿卫,亲军为禁卫,百官番宿为宿直。

16、亦作【击钟鼎食】(后晋?沈?《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九》):“柬之曰:‘将军‘击钟鼎食’,金章紫绶,贵宠当代,位极武臣,岂非大帝之恩乎?

17、宋代的武臣县尉

18、后乾隆写诗称赞他为“三朝武臣巨擘”。

19、时勋贵武臣多令子弟家人行商中盐,为官民害。

20、柬之曰:“将军击钟鼎食,金章紫绶,贵宠当代,位极武臣,岂非大帝之恩乎?

21、嗣曾改提点刑狱劝农使,以武臣为副使。

22、古代武臣在背上刺字,以示报国决心。

23、门使与副使承接皇帝旨命,宣赞舍人传宣赞谒,?门祗候分别辅佐宣赞舍人,诸官皆武臣清要之选。

24、武臣从白马津强渡黄河,连得赵地十余城。

25、明吕天成《齐东绝倒》第一出:“圣神文武臣欢颂,玄德升闻重,衣冠拜九重。

26、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一,是铨注之法全归吏部,撤销审官东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左选、主管寄禄官在京朝官和职任非中书除授的文臣;撤销流内铨而改为吏部侍郎左选,主管从初任到选人的文臣;撤销审官西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右选,主管升朝官以上和职任非枢密院除授的武臣;撤销三班院而改为吏部侍郎右选,主管副尉以上到从义郎的武臣。

27、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 

28、武臣梁俊彦请税沙田、芦场,帝以问?,对曰:“沙田乃江滨地,田随沙涨而出没不常,芦场则臣未之详也。

29、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

30、咨尔李公乃朕圣母孝穆皇太后之父,韬光岭海,笃行乡邦,久著贤称,丕膺景右,是生圣母配我先皇,诞育眇躬君临天下,顾发祥之有,自可恩礼之无申,兹特追封尔为推诚宣力武臣、持进光禄大夫、柱国、庆元伯,谥端僖,立祠致祭,

31、咨尔李公乃朕圣母孝穆皇太后之父,韬光岭海,笃行乡邦,久著贤称,丕膺景右,是生圣母配我先皇,诞育眇躬君临天下,顾发祥之有,自可恩礼之无申,兹特追封尔为推诚宣力武臣、持进光禄大夫、柱国、庆元伯,谥端僖,立祠致祭,用昭积累之厚,允慝慰报之情。

32、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

33、五军营设提督内臣一人,武臣二人,掌号头官二人,大营坐营官一人,把总二人。

34、心膂爪牙,比喻亲信或近侍武臣。

35、景泰二年(1451年)三月,朝廷赐杨洪浩券勋阶,即授为“奉天翔卫宣力武臣”。

36、传》:“文武臣旷职偾事,虚糜廪禄者,宁可不黜。

37、明自正统以后,重文轻武,武臣地位日低,嘉靖以后更甚。其次,重文轻武的大气候,为清渭楼的创建提供了社会环境。

38、闻讯赶到台湾拜吴体胖、张武臣为师的中外武术爱好者络绎不绝。

39、出处:《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

40、等三十八人,内臣张士良等八人,武臣王献可等四人,共计一百二十人,分别定其罪状,称作奸党,并由徽崇亲自书写姓名,刻于石上,竖于端礼门外,称之“元?党人碑”。

41、时方姑息武臣,谷坐责授太常少卿。

42、神宗改革官制后,文臣自通直郎到开府仪同三司,武臣自修武郎到太尉,为升朝官。

43、武臣带?门使、宣赞舍人。

44、分宰辅、部院大臣、内阁九卿、翰詹、科道、曹属、督抚、河臣、监司、守令、校官、佐贰杂职、武臣、忠节、藩臣、客将、儒学、文学、孝友、义行、艺术、列女二十二类。

45、伏见先武皇帝武臣宿将,年耆即世者有闻矣。

46、分宗室、功臣、宰辅、部院大臣、内阁九卿、翰詹、科道、曹司、督抚、河臣、监司、守令、校官、佐贰杂职、武臣、忠节、逸民、理学、经学、文学、孝友、义行、方术、藩臣、列女等二十五类,计二千余人。60卷,分为宰辅2卷、部院大臣4卷,内阁九卿1卷,翰詹2卷,科道1卷、曹司2卷、使臣1卷,督抚2卷,河臣l卷,监司4卷,守今6卷,校官l卷,佐贰杂职l卷、武臣2卷、志节4卷、逸民3卷、理学1卷、经学3卷、畴人2卷、文学lo卷、孝友1卷、义行1卷、艺术1卷、党人l卷、释道l卷、列女2卷,此外阂卷未有集外文l卷。

47、三大营各设提督内臣?武臣?掌号头官统领。

48、(副都御史)、倪文焕(太常寺卿)号称“五虎”;武臣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东厂理刑官)、杨寰(镇抚司理刑官)、崔应元(锦衣卫指挥)号称“五彪”。

49、《宋史?职官志九》:“武臣三班借职至节度使叙迁之制:三班借职,三班奉职,右班殿直,左班殿直,右侍禁,左侍禁,西头供奉官,东头供奉官,内殿崇班……节度使。

50、张柬之曰说:“将军击钟鼎食,金章紫绶,贵宠当代,位极武臣,岂非大帝之恩乎?

51、宋代文官年满七十为致仕之期,武臣可延长十岁。

52、文武臣头戴三梁或五梁冠,身穿长袍,腰系方块玉带。

53、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54、自昔虽有武臣镇临,特乏文臣以佐耳。

55、文武臣下,志虑忠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6、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

57、封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靖远伯,岁禄千二百石,世袭指挥同知,赐貂蝉冠玉带。

58、徽宗政和(1111-1117)中,定武臣官阶五十阶,第三十六阶为武德郎,以代旧官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副使。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三月三日,宋太宗下诏有司详定秤法,时任司监内藏库祟仪使的刘承规接受了这一重任。

59、御带”,又为“带御器械”,是武臣的荣誉性加官。

image.png

60、每个帝陵石刻的内容都有望柱、象及象奴、瑞禽、角端、马及挖马官、羊、虎、文武臣、狮子、武士、传庐、内侍计58件,各有象征,表示皇帝死后还要驾驭万物,主宰世界。

61、外廷有大学士顾秉谦?魏广微等?其中文臣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号五虎?武臣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戮?号五彪?其它又有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名号。

62、又以武臣监府门及大乐法物库,以侍从及内省近侍官提举。

63、继《大诰》三编之后,于洪武二十年(1387)十二月辑录武臣之罪例,为告诫管军武臣而写的一部重要文诰。

64、颁布御制《大诰武臣》。

65、【出处】:《辽史?百官志一》:“武臣为宿卫,亲军为禁卫,百官番宿为宿直。

66、北宋前期,文臣自太子中允,武臣自内殿崇班以上均为升朝官。

标签: 武臣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武臣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219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