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缘坐:yuánzuò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犹连坐。因牵连而获罪。《北史·齐纪下·后主》:“诸家缘坐配流者,所在令还。”宋范仲淹《唐狄梁公碑》:“会越王乱后,缘坐七百人,籍没者五千口。”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除夕奏凯》:“於是胁从出卡,眷属得免缘坐。”鲁迅《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其家属一并加恩,免其缘坐。”

1、从《尚书》、《左传》等典籍来看,三代时期甚至更久远的尧舜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后世缘坐制度的萌芽状况,并且长期存在着“罪人以族”和“罪人不孥”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的较量。
2、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关于缘坐制度适
3、谕曰:“阿其那、塞思黑虽大逆不道,而反叛事迹未彰,免其缘坐。
4、宣敕曰,长屋王昆弟?妹子孙及妾等合缘坐者,不问男女,咸皆赦除。
5、殿图处以镇静,叛党缘坐,妇稚量情释宥;罹害户口,随宜赈恤,流亡渐安。
6、及浩被诛,卢遐后妻宝兴从母也,缘坐没官。
7、为此,奏请废除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等酷刑;死刑一般
8、彼与革命初无关系,徒以一度庖代,致遭缘坐,闻者冤之。
9、贾公彦疏:“古者身有大罪,身既从戮,男女缘坐,男子入於罪隶,女子入於舂?。
10、考察了亲属相犯、亲亲相隐、族诛与缘坐、亲属相奸等,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11、诏天保七年已来,诸家缘坐配流者,所在令还。
12、时诸勋贵稍僭肆,帝颇嫉之,以党事缘坐者众。
13、为此,奏请废除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等酷刑;死刑一般用绞,只有谋反、大逆及谋杀祖父母、父母等重罪,才用斩刑;将戏杀、误杀、擅杀3项虚拟死罪改为流徙,以重名实而讲实际。
14、庚寅,诏天保七年已来,诸家缘坐配流者,所在令还。
15、可见,“孥戮”当为缘坐族刑制度之滥觞。
16、海陵大逆,正名定罪,明肃亦当缘坐。
17、至一并缘坐者,亦分起解京治罪,于是李友棠以题诗卷首革职,而大学士史贻直、尚书钱陈群虽为王氏家谱及锡侯所撰他书作序,高宗念其已故,置不究,并谓此实不为已甚之折中办法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