笆斗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69
更新于

笆斗:bā dǒu 基本解释:[round-bottomed wicker basket] 用竹子或柳条编的圆底器物●详细解释:用柳条编成的一种盛器,底为半球形。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 兴甫 闻之,携一笆斗,置钱数千以往。” 茹志鹃 《收穫时节》:“仓库的紧隔壁是一个碾米厂,厂门口正有许多工人披着一大块白布,掮着一笆斗一笆斗的白米朝船上运。”★◎ 笆斗 bādǒu[round-bottomed wicker basket] 用竹子或柳条编的圆底器物

1、巨灵神名叫秦洪海,生得头如笆斗,眼似铜铃,毛发直竖,腰阔十围,貌似笨拙,行如猿猱。

2、的称呼清代末年(19世纪中期)出现,第一家挂出“清水油面筋“招牌的是笆斗弄的马成茂面筋店。的称呼在清代末年(19世纪中期)出现,第一家挂出“清水油面筋”招牌的是笆斗弄的马成茂面筋店。

3、固始柳编生产历史悠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始于五、六十年代,固始就有编粪筐提篮、笆斗、簸箕等柳制生产生活工具,畅销内地及邻县周边地区。

4、至今仍流传着“黄里石榴笆斗杏,青汤菠菜都进贡”的说法。

5、竹篾制作的笆斗质地软,易变形只能装东西,不适合做计量工具。

6、朱元璋痛骂李笆斗一些人,说若用了这些人,大明天下必将乌烟瘴气自己岂不成了昏君

7、王美珍掌握纺纱技术后,把自己纺好的纱放在门口笆斗里。

8、赵晓健落于湖边,岸上蹄印宛然如新,大如笆斗,不知是何种野兽,居然如此高大

9、2005年8月,中篇童话《笆斗娃娃和它的伙伴们》入选《随风吟唱》(《儿童文学》中篇作品精选)。

10、幸存一禹姓六岁男孩急中生智躲在量米的笆斗里,才逃过劫难。

11、黄里杏品种有水白杏、面杏、关公脸等,其中最好的当属笆斗杏,因其形状似笆斗而得名。

12、有个人站出来了,头有笆斗大,脚有簸箕大,真是大力士啊。

13、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老老少少乐哈哈。

14、巨灵神名叫秦洪海,生得头如笆斗,眼似铜铃,毛发直竖,腰阔十围,貌似笨拙,行如猿猱。

15、1949年4月23日参与领导国民党政府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在南京笆斗山长江江面起义。

16、收粒笆斗分扛欲暮天,老翁退后少年先。

17、他的体型猛然涨大,头颅变得有笆斗大小,额头上更是隐隐浮现出一个漆黑发亮的“王”。

18、青龙咆哮了一声,顿时愤怒起来,笆斗大的青色鳞甲片片张开,如锋利的刀一样不断地切割绳索,看来青龙似乎准备用蛮力破除此阵法。

19、第一家挂出“清水油面筋”招牌的是笆斗弄的马成茂面筋店。

20、liǔdòuㄌㄧㄨˇㄉㄡ?柳斗柳条去皮编成的笆斗。

21、主要柳编生产工具有箩筐、簸箕、水斗、笆斗、大车拦箔、小车偏篓、粪箕、粮囤仓围、柳条帽等等。

22、1997年,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石门山、魏陈、前缪、笆斗陈、前洪、禹山、大李7个村委会。

23、第三个是皇上的亲外甥李笆斗,横蛮泼赖,顽劣可恨

24、它们的收入也远远超过地租,光芜湖市十里长街的市房租金,每月就可收银元两大笆斗。

25、正月十六傍晚,我们早早地吃过晚饭,就开始“扛笆斗”。

26、比方说,红楼梦故事发生在18世纪,薛小妹所指“巴斗”显然指计量工具,故只能称“巴斗”,不可误笔成“笆斗”。

27、鉴于古代多称“巴斗”,现代多见竹制“笆斗”,所以两者经常混用。那是一个黄昏,工匠们正要收工,一个衣服褴褛背着笆斗的老石匠走来了。

28、鉴于古代多称“巴斗”,现代多见竹制“笆斗”,所以两者经常混用。

29、2000年9月,中篇童话《笆斗娃娃和它的伙伴们》在《儿童文学》第9期、第10期连载。

30、1949年4月23日率海防第2舰队舰艇25艘、官兵1200余人,于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31、这种能编簸箕的柳树学名杞柳,又俗称笆斗柳、红皮柳。

标签: 笆斗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笆斗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2450.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