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蛮烟瘴雨:mán yān zhàng y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蛮荒地区的烟雨瘴气。亦指蛮荒地区。 宋 黄公度 《眼儿媚·梅词和傅参议韵》词之一:“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明史·刘可训传》:“ 可训 将孤军,出入蛮烟瘴雨者多年。” 清 黄景仁 《洞庭行》:“蛮烟瘴雨土卑溼,留我寄命於兹乡。”
1、的撰联“是几时混沌凿开,铁索连环,万壑千峰通鸟道;将半壁河山撑住,金汤巩固,蛮烟瘴雨落虹流”,被许多人视为青龙桥上,最为精辟叫绝的对联。
2、一阵阵“蛮烟瘴雨”,把云贵漫长的历史湮没,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找回这“失落的文明”。作者从2006年6月毅然离开烟花三月的美丽扬州,孤身行走岭南大地,寻找我们祖先曾经描绘过的蛮烟瘴雨。
3、今蛮烟瘴雨,不在岭南,转在朝廷,臣等实不胜惊骇”!
4、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
5、「为使君洗尽,蛮烟瘴雨,作霜天晓」,笛之功也。
6、从那些原汁原味的断瓦残垣上,仍然可以领略到热带雨林的蛮烟瘴雨气息。
7、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
8、当时报载:“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恳植,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
9、及至国难当头异族入侵,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垦殖,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
11、蛮烟瘴雨土卑湿,留我寄命与兹乡。
12、殚力垦殖,深入夷区,部勒戍卒,蛮烟瘴雨,跃马边陲,气宇如王,高自期许。
13、曾有文字记载:“群峰之顶,以为炮台,拓石成基,破乳凸以为深凹……凡半砖滴水,皆工匠勇丁等如蚁载粒,出入于蛮烟瘴雨之中,往来于累山献重冈之上。
14、所亲以蛮烟瘴雨之乡,山川险阻,劝以勿往。
15、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
16、宜山宜水不宜人”,宜山昔称“蛮烟瘴雨”之乡。
17、不料汤朝美有辱使命,回来后龙颜大怒,把他流贬新州,尝尽“蛮烟瘴雨”滋味。
18、从“蛮烟瘴雨”的黯淡凄惶到日边消息之希望复起,中间再作一暗转。
19、宋张孝祥《念奴娇》词:“引刀陌上,?蛮烟瘴雨,朔云边雪。
20、宜山昔为“蛮烟瘴雨”之乡。
21、民国33年5月,为策应远征军与驻印军反攻,率部冒蛮烟瘴雨进围龙陵,先后攻下滇缅边境被日军盘踞经营已久的平戛、龙陵、芒市各强固据点。
22、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垦殖,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
23、古代,她是蛮烟瘴雨之地,贬官逐臣之邦,文明文化的春风,迟迟吹不过琼州海峡。
24、广西柳州罗城,偏在山隅,土司①环绕,山如剑排,水如汤沸,蛮烟瘴雨。
25、已而太学诸生伏阙诉其为中毒,且曰:「昔小人有倾君子者,不过使之自死于蛮烟瘴雨之乡,今蛮烟瘴雨不在领海,而在陛下之朝廷。
26、今小浮桥股引之水,李吉口之流已足济远”,“固不必殚力塞决,以回全河”。殚力垦殖,深入夷区,部勒戍卒,蛮烟瘴雨,跃马边陲,气宇如王,高自期许。
27、不磷见柳州在蛮烟瘴雨中,怕他不堪,路上还恐有险阻,要同他到任。
28、上片凡三暗转,大起大落,忽而荣宠有加,忽而忧患毕至;忽而蛮烟瘴雨,忽而日边春来,乍喜乍悲,亦远亦近,变化错综,既是对友人坎坷的同情又有对其振作的鼓励。
29、《柳亭诗话》曰:“‘毒淫’二字,写尽蛮烟瘴雨之酷。
30、昔日的“蛮烟瘴雨”之地,现已被文明、卫生、健康所替代。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