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后贤:hòuxi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后世的贤人。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有疑错,则备论而闕之,以俟后贤。”元陈基《秋怀》诗之二:“往圣既作莫,后贤孰当继。”清陈维崧《永遇乐·东溪雨中修禊》词:“莫停檀板,且偎红袖,此会后贤应继。”

1、孝义传序》:“斯固仁人君子所以兴叹,哲后贤宰所宜属心。
2、他返回京城之前,登此峰写下了《万斛峰高眺》诗一首:“万斛峰头望万年,万春山势更遒然,地灵人杰由来事,一洗尘气启后贤”(尘气,是他对王浩八起义军的贬词。
3、刘师培《<骈文读本>序》:“惟是音泮轾轩,象昭明两,比物丑类之规,切响浮声之轸,后贤斯?,古或未昭。
4、盖愆成昊端伏,后贤皇子裕至。
5、作者在自序中表示,书中所述的信条“虽以先贤的学说为依归,却不斥后贤的见解为谬妄”。
6、再如安徽怀宁清光绪二十七年陈旭修《义门陈氏宗谱》陈氏:“根深枝自茂,本立福攸绵,廉孝辉先烈,诗书启后贤,雅儒崇善庆,俊秀守纯全,盛业传家裕,隆思待诏宣”等。
7、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太后贤之。(6)《盘盂》诸书:盘盂等器物上的铭文。
8、怀宁清光绪二十七年陈旭修《义门陈氏宗谱》陈氏:“根深枝自茂,本立福攸绵,廉孝辉先烈,诗书启后贤,雅儒崇善庆,俊秀守纯全,盛业传家裕,隆思待诏宣”等。
9、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夫子圣人所以遗瓮,欲悬示后贤耳。
10、他的人品、学识、官声曾哺育了无数有识之士,自然也哺育了衡阳之后贤。
11、深望后贤,乐静慕道。
12、陈氏字行:根深枝自茂,本立福攸绵,廉孝辉先烈,诗书启后贤,雅儒崇善庆,俊秀守纯全,盛业传家裕,隆思待诏宣。
13、后贤从道荣计,引伏兵袭先主军,为张飞生擒。
14、其注《赞序》中“故为立法,以传后贤”句,称“立法”应为“立注”转写之误,认为《赞序》或称《魏公赞词》,“其文意,乃是注之后序。
15、《明史?阉党传?刘志选》:“忠贤忌后贤明……后为故司礼刘克敬所选,忠贤迁怒克敬,谪发凤阳,缢杀之。

16、赞曰:夫古圣后贤妃多矣,然容与德皆极美却遭幽废,废而复宠终诞昭帝,惟汉陈皇后一人耳。
17、《孔子家语?王言解》:“昔者明王之治民也法,必裂地以封之,分属以理之,然后贤民无所隐,暴民无所伏。
18、记取岁寒松柏操,后贤岂必逊前贤。
19、本人才疏学浅,谱成匆匆,漏舛讹,统叙失谋,创新亦或违例有待后贤重纂完善。
20、太祖微时,在洛阳闻后贤淑,遂聘之。
21、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
22、之后贤俊和承熙发展成了恋人的关系。
23、两唐志并作会稽后贤传三卷。
24、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宓六子,皆英挺逸秀,号曰六龙。
25、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长安君。
26、然后贤愚异议,廉鄙异科,长幼异节,上下有差,强弱相扶,大小相怀,尊卑相承。
27、后贤明精悍,动有礼法,虽太祖刚暴,亦尝畏之。
28、《偶题》诗:“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
29、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汉嘉太守司马胜之兴先》:“清尚虚素,性澹不事荣利。
30、容貌魁伟,神采雄毅,谦慎宽厚,爱文学,读书迅速,十行俱下,记忆力过人,棋下过后,按原来下的顺序重新演布能够不错一步。清薛福成《庸?笔记?史料二?嘉顺皇后贤节》:“?穆宗毅皇后?为今承恩公崇文山尚书之女,幼时即淑静端慧,崇公每自课之,读书十行俱下。
31、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会遇丧乱轧?,华夏颠坠,典籍多缺,族祖武平府君,愍其若斯,乃操简援翰,拾其遗阙。
32、而事属创始,几费经营,尚未周备,恢宏式廓,端有望于后贤。
33、漫云卜吉钟灵秀,欲报君恩望后贤。
34、后贤分而为四:一曰水肿,皮薄色嫩,按之成凹也,一曰气肿,皮厚色苍,按之即起也;一曰风肿,走注肿疼,皮肤麻木也;一曰瘀肿,肿而红亮,有血缕痕也。
35、太祖闻后贤淑,召达谓曰:“朕与卿,布衣交也。
36、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能来取醉任喧呼,死后贤愚俱泯泯。
37、至德》:“於是赏善罚恶而润色之,兴辟雍庠序而教诲之,然后贤愚异议,廉鄙异科,长幼异节,上下有差。
38、后贤明精悍,动有礼法,虽太祖刚暴,亦尝畏之。
39、《华阳国志?后贤志》:“前衡阳内史杨君,忠肃贞固,守正不移。
40、辩有口(5),学《盘盂》诸书(6),王皇后贤之。
41、长春真人之所以能为世人而立奇功,取得前哲后贤之佳誉,是他以“救世济民”思想为行动指南的结果。
42、张太后悯后贤,常召居清宁宫。
43、先生皆已发之于前,与后贤若合符契。
44、新派语:创业恩先哲,守成在后贤,谟猷贻奕叶,科第庆绵聊。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