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常仪:chángy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通常的仪式。《北史·侯莫陈崇传》:“葬礼如常仪。”明李贽《代深有告文》:“若以两者目为希奇,则是常仪翻成旷典,如何可责以寡过省愆之道,望以明心见性之理乎?”2.人名。上古黄帝臣。《晋书·律历志中》:“乃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3.人名。上古帝喾妃。娵訾氏女,帝挚母。《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帝王纪》:“帝俈有四妃……次妃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4.人名。同“嫦娥”。神话传说中的奔月者。“仪”与“娥”古同音通用。清秋瑾《忆萝月》词:“多事却笑云痴,不肯现出常仪。”参阅明杨慎《丹铅总录·月中嫦娥》。
1、又请:“遇朝会,起居郎、舍人分左右立如常仪。
2、张铣注:“羽葆、斑剑,并葬之仪卫,增於常仪,为六十人也。
3、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4、訾贵江收藏的《訾氏家谱》,即以訾常仪的父家为始祖。
5、葬礼如常仪,谥曰躁。。夕中命侍者取香火如常仪,五更而死。
6、比较常见的文化冲突,跟教会的日常仪式有关,从出生、入教时的洗礼,到死前的终傅礼,平日做弥撒,以及密室忏悔,都令中国的老百姓既感到神秘,也感到不解。
7、正义引《帝王纪》:“次妃?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也。
8、其熬粥供佛成为常仪。
9、《世本》说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10、【出处】宋曾巩《回亳州知府谏议状》:“始敢沥茅心之至恳,具竿牍之常仪,少赎旷疏,觊蒙开察。
11、!常仪》序翟泰丰诗云:"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13、剧情经常仪式性地重返经典侦探电影。
14、至今,銮舆始出,鼓吹从而不作,还宫乃如常仪。
15、次妃常仪生了挚。
16、简狄、庆都、常仪是帝喾的妻子。
17、常仪”此作,乃艺术家曹节之笔,曹公对我国传统礼仪颇有研究。
18、帝喾四妃之一的喾之四妃?(音居)訾氏常仪邹屠氏。
19、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也。
20、常仪生了一个帝女和儿子挚。
21、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那常仪就该是曾孙媳妇了。
22、且说法乃佛之常仪。
24、日常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安装和维护。
25、(音居)訾氏常仪邹屠氏。
26、帝喾就是帝俊,常仪就是常羲。
27、常仪,帝俊妻也。
28、按照制度规定,唐朝朝参有三种不同的举行时间和形式,一种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大朝会,最隆重,需要有“大陈设”,展宫悬鼓吹,陈车辂舆辇,到时皇帝“服衮冕(冬至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接受群臣客使朝参礼贺(《大唐开元礼》卷97《皇帝元正冬至受群臣朝贺》)。
29、同书《索隐》引《系本》及《律历志》:“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
30、小孩道:“姓即有,不是常姓(我有姓,但不是普通的姓)。《姓氏考略》载:“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姓当此出。
31、金史十二月辛丑,上出京,服绛纱袍,乘马导从如常仪。通常仪表保安系数要求的大小取决于二次仪表的过载能力。
32、引线针儿,伐柯斧具,~,婚男嫁女,花红羊酒是常仪。
33、使羲和作占日,常仪作占月”。
35、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术,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
36、按“常仪”,陈设仪仗于乾清门外,设女乐于乾清宫丹陛上。
37、凡人有丧,既陈延几,?帷灵屏,变其常仪,芦箔草庐,即其凶礼。
38、离开了人间的妻子(姜?、简狄、庆都、常仪),帝俊娶了女神羲和与常羲两姐妹做为自己新的皇妃,不久后羲和生下了十个太阳,而常羲则生下了十二个月亮。
39、《姓氏考略》载:“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姓当此出。
40、为稳定军心,密不发丧.每日晋见、进食如常仪。
41、曰:凡庆礼如常仪,有赠物。
42、你要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荣誉.当然了,那都是非常仪式化的
43、正以足下羸疾,故欲相省,宁论常仪也!
44、前来二至阙鼓,不宜有设,今之铿锵,盖以常仪。
45、麾常仪使先好兮,命河女以胥归。
46、终极复仇不是男主历经挫折死缠烂打九死一生绝地反击逆转局势报仇雪耻的老桥段,而是一个非常仪式化的复仇,探长复仇的对象并不只是坏人,且是整个社会维系正义的体系,既有具体执行者法官、律师和束手无策的警察,也有空泛的社会道德人心。
47、次陬訾氏,女曰常仪,生子挚。
48、怎样在日常生活和“非常仪式”中再度创造社区生活的活力?
49、旧事,以东宫礼绝傍亲,书翰并依常仪。
51、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
52、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
53、四年正月辛亥朔,上御殿受朝如常仪。
54、另一种说法说她是帝喾和常仪的女儿。
55、朔日,率官属东望拜表如常仪。
56、为出家人日常仪规之一。
57、通常仪轨于归空之后,要行者修大手印定。
58、给王杰的第一次赞辞是:“典学七闽,肃正士风。端右肃正风轨,诚副所期,岂拘常仪,自今为永制。
59、王?运《常仪庵先生墓志铭并序》:“及君祖父,父子甲科,位登牧伯。
60、同时农辛氏,高辛氏,有邰氏,常仪氏,邹屠氏,陬zōu訾zī氏,聂耳氏等部族日益兴盛。
61、作,场上一时黑?地暗,手起剑落,霹雳一声,黑幔忽收,露出一月,其圆如规,四下以羊角染五色云气,中坐常仪,桂树吴刚,白兔捣药。
62、且入定亦佛之常仪。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