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碎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218
更新于

烦碎:fán su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繁杂琐碎。《汉书·薛宣传》:“吏多苛政,政教烦碎。”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药草经方,烦碎之至,孰过於此?”《明史·奸臣传·陈瑛》:“奏牘一字之误皆喋喋,烦碎甚矣。” 叶圣陶 《在民间》:“烦碎的说话声和嘻笑声连续不息,有如晴朝檐前的群雀。”

1、元帝被京房的见解所打动,“诏使房作其事,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

2、如只注意局部的变化而不考虑其他笔画之间的因果关系,势必会出现松散烦碎之弊。

3、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曰:“臣闻自古圣帝,莫过唐、虞,象地则天,布政施化,不为丛脞,是谓钦明。

4、至此,天恒语已经有了四种书写形式,分别为“注音符号”“类篆文字”“类楷文字”“拉丁文字”。《魏书?源怀传》:“怀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

5、【出处】《汉书?王莽传上》:“今众事烦碎,朕春秋高,精气不堪,殆非所以安躬体而育养皇帝者也。

image.png

6、烦碎哕嗦,呶呶不休,人多厌而避之。

7、曾说:“此篇在游记中似过涉烦碎,然能纬之以深情,虽琐琐屑屑,皆觉有致。

8、1867年,为崇祀南宋丞相杜范(谥号清献),更名为“清献书院”,县令孙熹亲作训词:“从容而不后事,急遽而不失容,脱略而不疏忽,简静而不凉薄,率真而不鄙俚,湿润而不脂韦,光明而不浮浅,沈潜而不阴险,严毅而不苛刻,周布而不烦碎,权变而不谲诈,精明而不尖刻,亦可以为成人矣。

9、子瑞又奏弹义云事十馀条,多烦碎,罪止罚金,不至除免。

10、谏议他纠正为政过失,“忘车马之好,斥远方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萧望之上疏谏说元帝“选明经术者内臣,与参政事”,“纳谏忧政”;薛宣上疏成帝,斥责当时“吏多苛政,政教烦碎”等,皆是多被称道的史例。

11、思为人虽烦碎,而晓练文书,敬贤礼士,倾意形势,亦以是显名。

12、君年在耆艾,不可复以加增,恐职事烦碎,重有损焉。

13、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

14、《明史?奸臣传?陈瑛》:“奏牍一字之误皆喋喋,烦碎甚矣。

image.png

15、七癌症患者抑郁,是和病症有关,很多人比较孤僻、绝望;教师工作烦碎,需要认真投入,容易把人“烦倒”。

16、他为政清简,棘棘不同,言论敷奏,力戒烦碎;参劾墨吏,外台肃然;受理钱法,钱法一清;改革则例,民沾实惠。

标签: 烦碎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烦碎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3161.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