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服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66
更新于

野服:yě f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村野平民服装。《礼记·郊特牲》:“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 孔颖达 疏:“尊野服也者,草笠是野人之服。今岁终功成,是由野人而得,故重其事而尊其服。”《晋书·隐逸传·张忠》:“ 坚(苻坚 )赐以冠衣。辞曰:‘年朽髮落,不堪衣冠,请以野服入覲。’从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脱靴返棹二图赞》:“幅巾兮野服,貌腴兮神肃。” 清 屠文漪 《南歌子》词:“先生野服出寻诗,正是菊花天气好秋时。”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臺笠野服,不可施於都人。”★乡居朴素的服装。《礼记.郊特牲》:「草笠而至,尊野服也。」《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太守也换了葛巾野服,拄着天台藤杖,出来陪坐。」

1、句中谓趁早休官,在“酒户家园”中过生活,既可得到欣赏自然景物之乐,又可摆脱居官的不自由;原注说郭郎中时常不着官服,穿戴“道巾野服,过亲党饭,颇为御史所诃。

2、自是阖门守静,杜绝宾客,放志园亭,葛巾野服。

3、好友钱宝意作诗颂赞他:「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

4、陆羽“身衣野服”,李季卿不悦,表演一完,就“命奴仆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

5、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荥阳吕公尝言:京洛致仕官与人相接,皆以闲居野服为礼。明朝的致仕官员在礼仪上依然受到尊重,在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原有职级的礼遇。

6、而白玉蟾也是‘时又蓬头赤足以入廛市,时又青巾野服以游宫观的云游道士。

7、缓带轻裘,羊叔子乃斯文主将;葛巾野服,陶渊明真陆地神仙。

8、此去扁舟忽回首,他年野服重相寻。

9、旋空佞佛,闲从僧侣谈经,娓娓不倦,在赣州、乐昌均从事种植桐林,未及成功而山河变色,殆非始料所及,为军师长时,乘火车不坐花车与头等卡,恒喜乘三等车,又喜葛巾野服与父老话桑麻,人多不知其为部队中之高级将领也。

10、今天日本杉野服饰大学和登丽美服饰学院选派了5名学生带其优秀作品远赴重洋参加本次大奖赛。

11、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

12、义季亟从之游,?服其野服,不改常度。

13、还应野服携黄冠,晚向苍屏吹铁笛。

image.png

14、宋林景熙《次翁秀峰》诗:“黄?秋灯馀旧癖,素侯野服拜新封。

15、明?陈资善诗:野服蒲鞋归去来,浔阳秋兴漫相催。

16、《临海道中》诗:“邦君荐芳醑,游子?野服。

17、憩于此涧,义季亟从之游,?服其野服,不改常度。

18、仍以颍川逼于城市,乃卜居阳翟,诛茅种药,山衣野服,逍遥于林圃之间,出则柴车鹤氅,自称具茨山人。明隆庆元年(1567年),正圆和尚(姓陈,福建省惠安县人)进寺诛茅抉莽,立志复整寺院,恢复寺业十之二三。

19、余时以逋客结庐于西山之麓,野服徜徉,咨考故实,深惧山川风物不可以久存也。

20、的一首诗:“大王卜宅小王山,野服芒鞋意自闲。

image.png

21、荷衣蕙带芙蓉裳,野服犹堪敌华衮。

22、野服柴车,名为绝笔。

23、而白玉蟾也是“时又蓬头赤足以入廛市,时又青巾野服以游宫观”的云游道士。

24、好友钱宝意作诗颂赞他:“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

25、不多时,左手官路上有一老叟,髯垂玉线,发挽银丝,箬冠野服,左手举藤杖,右手携竹篮,徐步而来。

26、景休深以为耻,遂隐迹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

27、该书主要刊本有:①明万历本;②八千卷楼旧藏明钞本(与“野服考”、“瓶茶谱”、“朱砂、鱼谱”合订为《山房四友谱》);③美术丛书本。

28、不多时,见左手官路上有一老叟,髯垂玉线,发挽银丝,箬冠野服,左手持一根藤杖,右手携一只竹篮,徐步行来。

标签: 野服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野服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318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