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弊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73
更新于

凋弊:diāo b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凋敝。《三国志·魏志·卫觊传》:“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陛下不善留意,将遂凋弊,不可復振。”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郡中凋弊,无以迎逢大贤。”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若还付有司,则出纳之吝,必无成议,日復一日,农民凋弊,所忧不小。”《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今日见别人的女儿,多与了富贵之家,反是他女婿家里凋弊了,好生不服气,一心要悔这头亲事。” 茅盾 《子夜》二:“世界产业凋弊,厂经跌价!”参见“ 凋敝 ”。

1、武帝纪四》:“当武帝之世,赋役烦众,民力凋弊。

2、方今百姓凋弊,公私无储,诚在于休役静人,劝啬务分,此其救也。

3、清马建忠《适可斋记言?巴黎复友人书》:“凋弊寒啬,为外人观笑,此又执政者所不愿。

4、言念凋弊,劳乃忧勤,不降明文,孰知圣念。

5、官民政俗,日以凋弊,渐以陵迟,势不可久。

6、若仍岁频兴,恐民力凋弊。

7、臣谓岐、陇凋弊积年,若千乘万骑,供亿不涯,诚恐徭役内兴,寇掠外虞,斯人不堪,一也。

8、其次,官员“迁谢遄速,公私凋弊”。

image.png

9、一百四仁爱下施,则人不凋弊;教令失度,则政有乖违。

10、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

11、宋苏辙《论黄河东流札子》:“惟是民力凋弊,堤防未完,北流汗漫,失於陂障。

12、以致祖风凋弊,魔说炽然。

13、五月,乙未,诏曰:“氓俗凋弊,于兹永久,虽年谷时登,而歉乏比室。

14、新疆兵燹后,民物凋弊,地多荒弃。

15、《洪州诸寺观祈晴文》:“盖兹疲隆之民,已出旱?之后,室家凋弊,闾里愁嗟。

16、他所统地区的编置户籍离数散,到处都是凋弊荒芜。

17、始自画因粮之计,乃更严横敛之期,督促计司,凋弊民力,信其私意,或失防秋。或劝献羡,?曰:“名羡余,非重征则横敛,是民之膏血也,以利易赏,心实耻之。

18、(《侨吴集》卷8《鸿山杨氏族谱序》)郑元?的诗生动形象地表达重赋之下的吴中社会经济凋弊残破景象:“中吴号沃壤,壮县推长洲。

19、若廉耻不存,而惟刑是御,则风俗凋弊,人失其性,锥刀之末,皆有争心,虽峻刑严辟,犹不胜矣。

20、不惟聋瞽后人,抑亦凋弊风教!

21、至康熙三年,人口数量仍很稀少,经济凋弊,尤其是宁州、安化、合水三州县,老百姓无衣无食,啼饥号寒,卖儿鬻女。

22、三月,癸丑,诏曰:“宋德将季,风轨陵迟,列宰庶邦,弥失其序,迁谢遄速,公私凋弊。

23、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

24、《南齐书?武帝纪》:“宋德将季,风轨陵迟,列宰庶邦,弥失其序,迁谢遄速,公私凋弊。

25、可是,景帝只是一个继体守文之君,他实现文景之治的最大奥秘只是“无为之治”,在民力凋弊之时让其自创财富,自食其力。

26、虽夙夜惟寅,思弘道化,而刑政未能允中,风俗尚多凋弊;戎车屡驾,无辟境之功;务进贤彦,而下犹蓄滞。

标签: 凋弊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凋弊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3221.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