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严察:yánchá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严厉苛察。《北齐书·彭城景思王浟传》:“武定六年,出为沧州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南史·侯安都传》:“文帝性严察,深衔之。”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人言此变始於尅餉,及为详询,其説不然,特此公过於严察耳。”2.严格察查。《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严察拘拏,照例治罪。”
1、及德宗即位,严察神断,自诛刘文喜之后,知朝法不可犯,四盗俱不自安。
2、尔其严察惩创,即皇庄亦毋宽宥。
3、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乃至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
4、他们一面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资源大打"福利牌”,一面展开"紧迫盯人”战术,严察贿选。
5、下两江总督那苏图严察。
6、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淮南王、衡山王造反,朝廷严察两王党徒。
7、王造反,朝廷严察两王党徒。
9、下车伊始,考试观风,发策问弊,严察吏治,尊贤任能,革除贪墨,雷厉风行。
10、《北齐书?彭城景思王?传》:“武定六年,出为沧州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
11、臣饬属严察,凡万五千馀户,编甲造册,按年入籍。
12、明姚士?《见只编》卷上:“人言此变始於?饷,及为详询,其说不然,特此公过於严察耳。
13、椿性严察,下不容奸,所在吏人畏之重足。群下?,重足屏息。
15、《宋史?孙全照传》:“全照深刻,常虑人以严察议己,今授此州,似涉讥诮。
16、《南史?侯安都传》:“文帝性严察,深衔之。
17、《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严察拘?,照例治罪。
18、由是庶务壅隔,事或不理,中外畏上严察,无敢言者。
19、外省关课,应令督抚严察。
20、为了消除心中忿恨,为了防止死灰复燃,为了能够杀一儆百,朱棣下令严察唐赛儿的行踪,但搜捕工作没有任何进展。上知山东吏治废弛,命煦等严察以闻,遂劾同兴玩泄,以致地方凋敝,仓库空虚,及布政使朱锡爵徇私废公状,并褫职,命煦署巡抚,清查亏空。
21、中书初进拟严州刺史,上曰:“全照深刻,常虑人以严察议己,今授此州,似涉讥诮。
22、附桂温阳则严察其证,适度渐进等等。
23、他们一面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资源大打“福利牌”,一面展开“紧迫盯人”战术,严察贿选。
24、应令有司严察,流民过境,实系被灾,方准资送;藉端生事者究惩。
25、椿性严察,下不容奸,所在吏人畏之重足。
26、严察其虚妄,独不为备。
27、一曰正大纪,以昭法守,一曰戒?谕,以彰成意,一曰严察稽,以修兴视。
28、朱棣将误了军机、“罪不可宥”的柳升逮捕下狱,对镇压义军有功的卫青等人给予奖赏,同时下令严察唐赛儿的行踪。
29、上命指实,覆疏举郎廷佐、张长庚、苗澄,祖泽溥、张朝?、许世昌并及有德,下部严察,有德坐居丧营造,又於志纪覆疏未入时,嘱?毋及其名,夺官,追缴诰命。
30、光鼐疏言:“前总督陈辉祖、巡抚王?望贪墨败露,总督富勒浑未严察。
31、尔其静也,体象皎镜,是开碧落。尔其严察惩创,即皇庄亦毋宽宥。
32、十七年,应诏上言,略谓:“小民冤抑,有司不为详审者,请严察,使毋壅於上闻。
33、应令有司严察,流民过境,实系被灾,方准资送;藉端生事者究惩。请令督抚速行举劾,凡经荐举者,改行易操,一体严察,不得偏徇。
34、又疏言:“师行所至,屡奉明诏以正赋给军需,恐有司尚多借端私派,请敕各督抚严察所属,供应粮饷薪刍,一切动官帑,毋许苛派;其购自民间者,务视时价支给,勿纤毫累民。
35、淮南王、衡山王造反,朝廷严察两王党徒。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