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弊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83
更新于

积弊:jī b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 积敝 ”。★累积、沿袭已久的弊病。 【造句】这家公司的人事管理积弊已深,恐怕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调整过来。 ★沿袭已久的弊病。《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及承微积弊,王室遂卑。」

1、这样,世宗和张璁等人就能够突破杨廷和等人沿用惯例仅以世宗即位诏书革除武宗朝弊政的模式,而将革新对象从正德扩大到百余年前的仁宣时期甚至永乐时期,如此才能厘清弊政源流,有效清除积弊。

2、由于南北朝以来,户籍不清,税收不稳,于是杨坚开皇五年,即大索貌阅,并接纳尚书左仆射高?之建议,推行输籍法,作全国性户口调查,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尽扫魏晋南北朝以来隐瞒户籍之积弊,促成开皇之盛世。

3、役的方面,里甲、均徭、杂泛三类差役原系按户资人丁情况分户等以区别承役的先后重轻,而编审户等积弊难除,户类上下倒置;里甲、解户、库子等役每因失职获罪以致破家,于是投靠大户以避苛役之风日益广泛。过去差役分三种:里甲(按户征派)、均徭(按丁征派)、杂泛(临时征派),现在三种差役合并,全部折成银两缴纳,同时将一部分差银摊入地亩,即“量地计丁”,派役时既按地又按丁,或丁六粮四,或丁四粮六,或丁粮各半。

4、八月试汉科道官于保和殿,不称职者罢。以员外朗职位,街道清道官,一除积弊。

5、一百七“村村点火,沟沟冒烟”、违章临建林立、外来人口聚集、垃圾遍地、污水横流———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积弊使甘井子区已经形成了这种积重难反的局面。

6、如设报馆以开风气,立学校以育人材,兴大利以厚民生,除积弊以培国脉等事,皆当惟力是视,逐渐举行,以期上匡国家以臻隆治,下维黎庶以绝苛残,必使吾中国400兆生民各得其所,方为满志。

7、康熙六年(1667),因伏羌田赋制度积弊日久,粮赋苛重,百姓苦不堪言,有一钦差大臣巡视陇右,王羌特写成“粮浮于地,赔累难支,恳请开豁,以苏民命”一文呈交西来钦差大臣,为民请命。

8、虽今上贤明励精图治,奈官场积弊已久,凡大些的案子略一深查便牵扯到王公贵族甚至于亲王皇子,今上也难以决断。

9、1884年,崇绮任户部尚书,内阁学士周德润上疏弹劾安徽风颖六泗道任兰生盘距利津,营私肥己,致使安徽税务积弊丛生。

10、为给事时,当明崇祯年间,内外交讧,军国积弊,臣下锢习不可究诘,而天子求治过急,政尚操切,佥人窥伺意旨,附会以作威福,而正人旅进旅退,不能进其谋国之忠。

11、崇祯十三年正月,任北新钞关分司之职,申明课则,革除积弊。

12、此后升任道台、臬台、藩台,直至巡抚部院,往来于山西、陕西江河之间,剔除积弊,肃清盗匪,整饬官吏,很有成绩。

13、至此,租庸调制积弊甚久,“天下之人苦而无告”。

14、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蔡元培做出这种去宗教而立美育的选择,最初不是真正由宗教教理本身的弊害来屏弃宗教的,而是首先以外在的现代性语境与传统宗教积弊来证验,但它无疑是中国美育思想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理论成果。

15、他的奏疏这样写道:“东厂魏忠贤,心勤体国,念切恤民,鉴此两浙岁遭灾伤,顿蠲茶果铺垫诸费,举百年相沿陋习积弊一旦厘革,不但机户翻然更生,凡属兹土莫不途歌巷舞,欣欣相告,戴德无穷,公请建祠,用致祝厘”。

16、革四府徵粮例规,积弊一清。

17、二百、学生兼职市场可谓积弊已久,一方面学生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企业也没有保障,这样的环境可以使传统兼职市场处于尴尬地位。

image.png

18、明赵震元《为袁石■(袁可立子)复开封太府》:“庄诵瑶章,皈心香象之文;完输连璧,藉手明球之赐。盖君之勇断,足以廓清国家之积弊,其明察精细,足以经营国家治平之条理,而未能一得藉手,遂殉国以没。

19、整顿寺院,严行戒律,革除积弊,恢复古制。

20、曾协助县政当局禁积弊,废花票,筹组地方财政公所以统理公款。

21、玛拉初受任,上诫以工部积弊,宜殚心?剔。

22、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23、严核积弊,奸吏患之。

24、子玉虽为一代枭将,不但不能革除积弊,反而更加骄狂。

25、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京师发生大地震,宗彦上书朝廷请修理政事,当时神宗已不理朝政三十年,政务积驰,宗彦清理积弊,修补废政,摄尚书事,在任六年中,忠于职守,“时望甚隆”;同年十二月,群臣多推举宗彦为阁臣,遭齐党张延登等人反对,未果。

26、尤其是革除浒墅钞关积弊,更为民众所称颂。

27、公司积弊已深,如不大刀阔斧地改革,恐怕难以生存。

28、花样维权,积弊已久,难在何处?又有哪些新现象出现?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我们再次关注花样维权。

29、他以重职守、裕民生为职志,减食俸、除积弊、查冤案,在当地颇有政绩。

30、但是此时的宋朝积弊已深,而且修文偃武的风气已成,讳言

31、明年奏言:“占种盗卖,积弊已久。

32、同时,他廉以持己,严以御下,革除陋规,从而澄清了多年积弊,使那些玩弄手法,暗中作弊的胥吏均不得私肥。

33、《盛世危言?吏治上》:“官司益多,否塞益甚,堂廉益远,积弊益深,欲一扫而空之,诚非开设议院不可。

34、令民自实田,积弊尽刷。

35、清王紫诠《去学校积弊以兴人材论》:“崇台广榭,万户千门,轮焉奂焉,莫不备极工巧。

36、他多次自励,只要能“救乱”,那怕是宵衣旰食,头上再添几许白发,也在所不计。2,周恩来总理宵衣旰食,日理万机,得到人民的爱戴。3,他是封建政权的反动头子,可是在生活上却"宵衣旰食",经常不吃肉。4,愿的追求宵衣旰食,愿永远学而不厌。5,刘成一家一直过着宵衣旰食的生活.6,周异当洛阳令时,宵衣旰食,克己奉公,积劳成疾,几年后撒手人寰。7,可怜他辛苦十七年,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勤俭节约,最终却吊死在煤山之上。8,这让宵衣旰食、孜孜求治却偏偏亡国的崇祯是何等羡慕嫉妒恨啊!并且,在他任内,祥瑞不断,连千年难遇的“黄河清、圣人生”。9,朕宵衣旰食,不敢妄自菲薄,今又得此良将,此天佑我大明。10,这是一个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勤勉之君,可是其文化上的呆板,也让人难以忍受。11,奈何积弊太深,人心坏朽,隆庆皇帝虽天姿英纵宵衣旰食,也难以毕其功于一役。12,旰食宵衣勤政务,不期文革沦监护。13,御史大人,恕个罪说,当今万岁算是宵衣旰食,勤勉躬亲。14,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兴大明。15,然而当日本人举国上下宵衣旰食、毁家纾难地为扩充海军而努力的时候,中国政府却挪用北洋军费去修建颐和园。16,东迁栎阳以后,嬴师隰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亲自率领秦国军队和魏国大军展开了长期恶战。17,霸主有旰食之忧,黎民怀荼毒之痛,戎首交并于中原,何遽笾豆之事哉!然“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18,几十年来柳周宵衣旰食,为江山社稷日夜操劳,最容不得惰政贪墨。19,朱由检一生操劳,旰食宵衣,每天夜以继日的批阅奏章,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天天生活在操劳、恐惧、痛苦、烦躁与焦虑之中。20,他宵衣旰食,以求公正地处理狱案,总是无暇顾及婚事。21,他们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三折肱而为国手,将报纸办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22,一个宵衣旰食,朝乾夕惕,鄞于政事,但最终落得亡国下场的末代皇帝.23,当今圣上忧国忧民,励精图治,事必躬亲,宵衣旰食,乃是中兴之主啊!24,我皇考旰食宵衣,勤求民瘼,无日不下减赋宽征之令。25,陛下还淳复古,宵衣旰食,不矜细行,恐非圣德所宜。26,高拱一直还当着皇上的秘书,知道皇上如今勤政,真可谓是宵衣旰食,既然深夜急召内阁大臣与兵部两位堂官议事,想必所议之事非同小可,一时半会且回不来。27,大人、大明朝历经2百多年,不思进取,守祖制,不革新,当今皇上虽宵衣旰食,非三国之亡国之君,但颓势久己,非一日之功,改朝换代迫在眉睫。28,而且还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崇祯帝,一个声名赫赫的亡国之君,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却最终换的个‘自挂东南枝’的悲剧的皇帝。29,但考察历史,我们同样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30,朱由检在位17年,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31,崇祯皇帝每天旰食宵衣,夜以继日地批阅奏章,治理朝政,节俭自律,不近女色。32,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发愤图强、宵衣旰食,卧薪尝胆。33,“昔我皇考,宅是广居,旰食宵衣,左图右书,园林游观,以适几余。34,勇尔武者,国之柱梁,天子有命,宵衣旰食。35,再说北京,崇祯皇帝自登极以来,肃清阉党,重整朝政,忧心国事,苦撑危局,事必躬亲,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一心想做个中兴之主。36,宵衣旰食理国事,太子成年把权交。37,要说这个朱由检,还真不是一个亡国之君,旰食宵衣,恭俭辛劳,在位十七年,是位非常勤政的皇帝。38,自登基以来,自己勖进勤免,旰食宵衣。39,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崇祯在位期间,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兢兢业业……40,这几年你父皇殚精竭虑,宵衣旰食。41,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覆军杀将,势不逾息,可不惧哉!故有患难,君臣旰食而谋之,择贤而任之。42,这匾上‘宵衣旰食’四个字是朕自己写的,朕总不能自打耳光吧!你吕大伴这个时辰不也还在司礼监看折子吗?43,木婉清宵衣旰食、任劳任怨,昼夜守护在段誉身边。44,小词,你知道的,掌管着天地万物的命运的我,宵衣旰食日理万机。45,如果是,那宵衣旰食、简朴勤政的当今圣上又该置于何地呢?46,就是他的家人也不同意他这样宵衣旰食、不注意身体瞎忙活,没人看好他,更没人给他支持,连心疼爱他的如溪虽不反对但也是常常劝他要注意身体。47,每推至诚,以御方夏,庶以仁化,臻于太和,宵衣旰食,意属于此。

37、1917年,出席省议会建议剔除验契积弊,忙漕征费不加附税。

38、对此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指出“世久积弊,举数十屯而兼并于豪右,比比皆是”,乃至出现了“有田连阡陌,而户米不满斗石者;有贫无立锥,而户米至数十石者”的严重情况。秦“初为赋”,是当时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反映,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由奴隶主土地国有变为封建土地么有,由于土地“民得买卖”,使有的人“贫无立锥之地”,同时也出现了富商大贾。

39、填帖,从此积弊,浸转成俗。

40、二看不惯政府官员舞文弄法,积弊丛生,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

41、嘉庆初,迁左都御史,1788年上疏直言大挑直省举人积弊,乾隆帝采纳其意,命其御史监视,步军严查。

image.png

42、况乃积弊久,宿负堆文符。

43、《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因循岁月,积弊已久,是以胥吏得以囊橐为奸,贿赂公行而莫之谁何。

44、以员外朗职位,街道清道官,一除积弊。

45、新任抚藩亦於交代限内另摺奏闻,仍照例出结保题,以除挪借积弊。

46、敖晚年解角归里,带领乡民废除重租盘剥等积弊。

47、冷寅东在任第六区(即宜宾)专员近10年间,采取“保境息民”政策,在兴办文化教育、救灾赈济、治匪肃毒、清除积弊、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等方面,多有建树。

48、他到任后,整顿积弊,事无巨细,皆得其当。

49、郑观应《盛世危言?邮政上》:“遇有军务,羽檄飞驰,又必增设驿马,公家之费累万盈千,而积弊所丛,时虞旷误。

标签: 积弊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积弊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3314.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