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删诗:shānsh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指孔子删《诗》之说。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后世以司马迁去古较近,所言必有因而然,多信之。然亦有疑者。如唐孔颖达于《诗谱序疏》中称:“如《史记》之言,则孔子之前,诗篇多矣,案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録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餘篇,未可信也。”更有甚者,如清崔述则以《论语》有“诗三百”之语,断言“当孔子之时,已止此数,非自孔子删之而后为三百也。”考今存《诗经》三百零五篇内容,历岁久远,布地辽广,而分体编排,井然有序,比音用韵,大致相近,谓此未经删汰整理,本来如此,殆难想象。凡有成就,归美一圣,固未可信,而必谓孔子未曾删诗,亦逞臆之谈。2.泛指删选诗歌。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九○:“鄙人劝君割荣者,努力删诗壮盛时。”
1、故所发有剽疾重迟之异,四方之音万有不同,孔子删诗皆堪被之弦歌者取其音之?也。
2、或有梁启超请赵熙为其删诗,自谓“所学浅薄”,朱德元帅投贽赵熙,自称“门生朱德”类故事,又均可视为文林美谈矣。
3、在孔子删诗问题及三颂体制差异等方面别有新见。
4、比证夫子删诗之“放郑声”。
5、《孔子论诗竹简的发现并不能否定孔子删诗说》,诗经研究丛刊,2001年7月。
6、又相传沈镐曾为望江县太慈寺书写一副演戏联曰:“说甚么败俗伤风,大圣人训诫千秋,删诗尚留郑卫;这无非逢场作乐,小娘子歌弹一曲,演戏胡罚东西”。
7、清郭振基《<楝亭别集>序》:“楝亭删诗者,公手自刊落不欲付梓,命小胥钞?藏诸?衍者也。
8、夫子删诗裁赢三百周召二南厥为风始,彼所谓房中之乐,床笫之言耳。
9、删诗定礼,垂范百世。
10、孔子周游列国返鲁后,在此删诗书、定礼乐、系周易,并聚徒讲学。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