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陛下:bìxià 基本解释:[YourMajesty;His(Her)Majesty]对君主的尊称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不得永奉陛下。——宋·王谠《唐语林·雅量》窃为陛下惜之。——汉·贾谊《论积贮疏》●详细解释:1.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战国策·燕策三》:“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吕氏春秋·制乐》:“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荧惑不徙,臣请死。”《后汉书·刘盆子传》:“诸三老、从事皆大会陛下,列盆子等三人居中立,以年次探札。”王先谦集解:“陛下,即阶下。”2.对帝王的尊称。《韩非子·存韩》:“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汉蔡邕《独断》:“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於阶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唐李白《春日行》:“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骆宾基《罪证》五:“大赦了!陛下大赦了!--我是玉芳呀!大哥!”★◎陛下bìxià[YourMajesty;His(Her)Majesty]对君主的尊称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不得永奉陛下。——宋·王谠《唐语林·雅量》窃为陛下惜之。——汉·贾谊《论积贮疏》★古代臣民对帝王的尊称。【造句】国王陛下、女王陛下★古代臣民对天子的尊称。《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三国演义.第三回》:「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陛下还都。」
1、《汉书?元帝纪》载:宣帝的太子刘?(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翟方进以儒家的意识形态标准去陷害他人,并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屡屡如此,所以,史家对翟方进有个意味深长的评价,史家说:“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汉书?翟方进传》)。
2、时朝集后期应死者众,楚材奏曰:“陛下新即位,宜宥之。
3、陛下圣智绝人,春秋鼎盛。
4、一百三天竺国来使拜见陛下,天佑我朝,愿我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5、传》:“今敌肆猖獗,违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号令,坚壁清野。
6、唐庄宗好畋猎,数践民田,泽乃潜身伏草间伺庄宗,当马谏曰:“陛下未能一天下以休兵,而暴敛疲民以给军食。
7、今陛下致昆之玉,有随和三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翠凤之旗,树灵龟之鼓。“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8、陛下孝治天下,缙绅家庭小小勃溪,犹以法治之,而冒丧?伦,独谓无禁,臣窃以为不可也。相处五十余年,学术切磋,诗词唱和,只有心领神会之乐,从无龃龉、勃溪之苦,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10、陛下有三宫六院,只将公主闲置就是了。
11、“愿端耳目之好,采刍荛之言”,“惟陛下深思力行之”。
12、陛下圣慈幽被,神鉴洞远,每以清俭恤下为先。
13、中明确告诫身为臣子不应该做的,‘天子无戏言’,古时的天子下诏都十分谨慎,希望陛下明察!
14、154.日本国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在广播中聆听到了额天皇陛下的鹤音!
17、《进大明律表》:“由是仰见陛下仁民爱物之心,与虞夏帝王同一哀矜也。
18、传》:“伏惟陛下照重离之明,养继天之德。
19、皇帝陛下:奉被今月乙卯玺书,伏听册命,五内惊震,精爽散越,不知所处。
20、实欲以上对圣问,救消灾异,规为陛下建康宁之计。
21、陛下欲弭灾变,宜速退执中,以快中外之望。
22、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
23、数丧师,又北兵悍且强,陛下何以制之?
25、’陛下恩深故旧,亦请察其丹诚。
26、小民饔飧不饱,重以征求,?楚无时,桁杨满路,官惟丐罢,民惟请死,陛下宁不惕然警悟邪!
27、今陛下任贤使能以建中兴之治、黜陟之法。
28、顷张居正罔上行私,陛下以为不足信,而付之二三匪人。
29、寇恂说:“颍川剽轻,闻陛下远逾阻险,有事陇、蜀,故狂狡乘闲相诖误耳。
30、传》:“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31、陛下以东宫僚属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