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从谀:cóngy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从臾”。亦作“从惥”。怂恿;奉承。从,通“怂”。《史记·汲郑列传》:“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寧令从諛承意,陷主於不义乎?”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宏而不博博而不宏》:“至文忠(真德秀)立朝时,御史发其廷对日,力从臾恢復事。”清顾炎武《山阳王君墓志铭》:“而余在远,弗及为之从臾也。”★亦作从臾。亦作从恿。
1、董仲舒以弘为从谀。
2、’”章炳麟《?书?议学》:“中人以下,不自激昂,而从谀权贵人,以伺斗升之禄,不乃?娑海?都市间,相诳?以文采?能致钱刀者众矣。
3、臣闻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恶谗谀,然而历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谗谀蒙幸者,盖听忠难,从谀易也。
4、《史记?汲郑列传》:“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5、宗龙为人伉直任气,不能从谀承意。
6、汲郑列传》:“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於不义乎?《明史?职官志一》:“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
7、《陆机?豪士赋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
8、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谊乎?
9、对杜周则少有肯定,讥刺其“从谀”,专以秉承上意邀功,猎取高位。
10、若一概从谀,又非古道。
11、汲郑列传》:“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於不义乎?
12、董仲舒为人廉直,以弘为从谀,弘嫉之。
13、公孙弘平素两面三刀,见风使舵,董仲舒对此十分痛绝,并以“从谀”指斥公孙弘。
14、杜周从谀,以少言为重。
15、明王纳谏,病就苦而能消;暗主从谀,命因甘而致殒。
16、汲郑列传》:“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於不义乎?
17、【出处】晋?陆机《豪士赋》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谀之说,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
18、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於不义乎?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