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头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101
更新于

螭头:chī tó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亦借指殿前雕有螭头形的石阶等。 唐 姚合 《寄右史李定言》诗:“纔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我朝翰林皆史官,立班虽近螭头,亦远在殿下。”《红楼梦》第十七回:“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康有为 《游金陵故宫及孝陵秦淮旧板桥》诗:“虎踞龙盘犹有梦,摩桫翁仲立螭头。”2. 见“ 螭头官 ”。

1、道卿有诗寄二公曰:‘相先一龙首,对立两螭头。

2、若有举其职者,虽十数年犹载笔螭头,惜不欲去,则迁名曹郎兼之

3、豹尾交螭头,鳞次于瓴□。

4、螭头空属望,鸿爪但留痕。

5、未注螭头笔,来周塞下兵。

6、两柱外侧以及同列山墙,墙头都砌着宽约一尺的“螭头子”。

7、清吴伟业《读史杂感》诗之五:“使者螭头舫,才人豹尾车

image.png

8、《松?杂录》:“四季则用朱印联名牒送史馆,然皆依外史例悉上闻,庶明臣等守职如螭头官。

image.png

9、五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行,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接着又写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

10、平明君向螭头立,玉座炉烟细细时。

11、宋梅尧臣《依韵和集英殿秋宴》:“螭头左史笔,陛?半更郎。

12、形态多作螭头蛇身,长角,螺旋盘绕。

13、亦省作“螭头”。

14、艺人分明注重造型不在乎细微处的精雕细琢,螭头明显为“方斗形”。

15、参见“螭头官”、“螭头载笔”。

16、金鹤螭头影,铜人鸱尾风。

17、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行,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接着又写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

18、壶身作鱼形,双头翼,人首为一少女头像,双手捧一螭头短注。

19、两山浮影转螭头。

20、卷七:“唐制,起居郎、起居舍人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

21、赐御制诗一首:“廿年载笔近螭头,心慕江湖难再留;忽忆当时论左国,依稀又是十三秋。

22、螭首(chīshǒu):又叫螭头,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

23、台面周围有汉白玉石栏及螭头围挡,雕刻很精致。

24、御门早朝,起居、史官立於螭头之下,驾出则扈从。》卷下:“两省谑起居郎为螭头,以其立近石螭也。

25、殿前有月台,四周有石栏板望柱,柱头装饰有石雕狮像,殿四角有螭头。

26、《泰山药物志》记载“本品因螭头喜霖而得名”。

27、钩首雕螭头,大眼、阔鼻、双眉上卷。

28、南极星君率群仙向紫阙叩螭头,庆九九,同颂“老人星现照琼楼,芝眉同介无疆寿”。

29、螭虎即螭头虎身的怪兽形象。

30、百官志二》:“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

31、螭头子”下部为座斗,建筑师恨不能把自己满腹巧思全用在这座斗上。

32、【事例】螭头高拱,上逼层霄;鸱吻分张,~。

33、三清宫殿前是一块花岗岩铺地的平台,平台北侧置石香炉和石香亭,香炉基座四脚石雕螭头。九年(公元835年)才诏令起居郎、舍人于入阁之日,具纸笔立于螭头下恢复贞观时期的制度。

标签: 螭头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螭头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4250.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