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表奏:biǎo zò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上表奏事。《汉书·儿宽传》:“ 宽 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收租税。”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固请移岁,表奏相望。”2. 表文章奏。泛指臣下进呈帝王的文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 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上表奏请。《文选.王俭.褚渊碑文》:「爰降诏书,敦还摄任。固请移岁,表奏相望。」《三国演义.第二回》:「皇甫嵩又表奏卢植有功无罪,朝廷复卢植原官。」
1、遂于浙江东西,市米六百万石,表奏御史四十员以充纲署。
2、董卓虽然厌恶朱俊异己,但贪图他的高名,于是上表奏请朱俊为太仆,做自己的副手。
3、《四游记?龙王表奏天庭》:“只此一表,便足致之死地,大王何必怀忧?
4、尝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乡之意。
5、《汉书?儿宽传》:“?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贷,以故租多不入。
6、《文心雕龙?定势》说:“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宏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
7、《四游记?众臣表奏捉华光》:“火?公子驱动火鸦,从半空中飞来,各自争光,将华光杀得大败,走回洞中。
8、以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
9、人,他擅长写表奏书启应用散文。
10、祈嗣”仪中表奏的是:“某德修罔觉,善积而彰始也,期庆嗣之克谐终也。
11、冯绲南征,绲表奏应奉,赐金错刀一具。
12、宽既治民,劝农业,缓刑罚,理狱讼,卑体下士,务在于得人心;择甲仁厚士,推情与下(1),不求名声,吏民大信爱之,宽表奏开六辅渠(2),定水令以广溉田(3)。
13、十二者:第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诀,第四灵图,第五谱录,第六戒律,第七威仪,第八方法,第九众术,第十记传,第十一赞颂,第十二表奏。
14、年,置枢密使、以宦官为之,掌接受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并宣达帝命。
15、伟之少有志尚,当世诏命表奏,辄自书写。
16、三仪的词章大多雷同,只是在“请称法位”和“重称法位”时,据行仪之不同目的而有不同内容之表奏上苍。
17、几天后,西宁大臣主仆200余人赍旨到来,诺门罕希望表奏皇帝,渴望觐见。
18、从此吴越王与群臣有议而决之事,只要元德昭一发表奏论,都为之敛息。
19、古代书写典诰、诏命、表奏等都
20、炀帝遣户曹郎郭子贱讨厚,破之,以?亡身殉节,嗟悼不已,上表奏之。
21、传》:“宽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
22、《四游记?众臣表奏捉华光》:“臣带天兵下中界捉华光,不想华光变作妇人,在界路悲哭,将臣火车坐去。
23、唐末两枢密与两神策合称为“四贵”,包括中央重要决策,机密于代宗时只管理文书表奏,进呈皇帝参阅,到僖、昭时期权力至盛,由于可在堂状贴黄,无形即代替君主处分公事,宣付中书门下施行。
24、设司有四:曰表奏议,掌拘催详断案八房断议狱案,兼旬申月奏;曰开拆;曰知杂;曰法司。”宋韩元吉《龙图阁待制知建宁府周公墓志铭》:“及其议狱也,大理有阿杨杀小儿案,而公以为可疑,不顾众论争之。
25、设司有四:曰表奏议,掌拘催详断案八房断议狱案,兼旬申月奏;曰开拆;曰知杂;曰法司。
26、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至此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27、也赞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荦”,还上表奏帝推荐了他。
28、其工诗古文辞,著有《钤山堂集》,刻《历官表奏》十二卷。
29、自圣历以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
30、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乡之意。
31、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群臣表奏献帝,颂魏公曹操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进爵为王。
32、吏额;前司胥史一人、胥佐九人,表奏司一人、贴书三人,左右推胥史二人、胥佐八人、般押推司四人、贴书四人。
33、表奏者,如六斋启愿,三会谒请之例是也。(4)六斋日不杀生。
34、时贼帅史思明表请以范阳归顺,镐揣知其伪,恐朝廷许之,手书密表奏曰:“思明凶竖,因逆窃位,兵强则众附,势夺则人离。
35、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从圣历以来,参与朝廷的表奏决策;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上官婉儿被任命为婕妤,在后宫用事,与武三思的关系十分密切。南大主音吉他手童苏辉获04年“冰力先锋杯”全国大学生乐队大赛“决赛优秀奖”;赵耶获得02、04年、06年全国吉他大赛“古典独奏决赛优秀奖”……….。
36、自圣历已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
37、武后引文学之士于宫中著书,参决表奏,被人们称为“北门学士”。
38、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朗。
39、周必大吉州刻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首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总目》,以下依次为《居士集》五十卷,《外集》二十五卷,《易童子问》三卷,《外制集》三卷,《内制集》八卷,《表奏书启四六集》七卷,《奏议集》十八卷,《杂著述》十九卷,《集古录跋尾》十卷,《书简》十卷,后附录五卷。
40、伦信用佞人孙秀,与系争军事,更相表奏。
41、其体有五:……五曰隶书,典籍、表奏、公私文疏所用。
42、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归之意。
43、裴宽眼见奸臣当道,心灰意冷,遂表奏唐玄宗,决意出家为僧,玄宗不许。
44、其三十六部者,第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诀,第四灵图,第五谱录,第六戒律,第七威仪,第八方法,第九众术,第十传记,第十一赞诵,第十二表奏」。
45、结辞既切,功满德成,故须表申灵府,如斋讫言功之例,故终乎表奏也。
46、凡《表奏公文私书家书式》一卷、《冠仪》一卷、《婚仪》二卷、《丧仪》六卷。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