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袤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76
更新于

延袤:yánmà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绵亘;绵延伸展。《史记·蒙恬列传》:“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餘里。”南朝梁王屮《头陀寺碑文》:“层轩延袤,上出云霓。”宋叶适《宿觉庵》:“所居山,延袤十里,有江月松风之胜。”清黄宗羲《<今水经>序》:“先王体国经野,凡封内之山川,其离合向背,延袤道里,莫不讲求。”2.长度和广度,引申指面积。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禹﹞葬会稽,苇槨桐棺,穿壙七尺,上无漏泄,下无积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尚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无以报民功。”★连亘。《史记.卷八八.蒙恬传》:「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文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

1、《新纂云南通志》说:“堂琅山在巧家东米粮坝……延袤百余里。

2、《唐会要》卷78引崔融奏疏:“莫贺延碛者,延袤二千里,中间寸草不生。

3、泰州有捍海堰,延袤百五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

4、东),西抵黄河,延袤1300余里。

5、清康熙《济南府志》称:“锦阳川……延袤六十余里,或以云林竞秀,或以山水呈奇,天开画图。

6、陈正通、徐绍宗率步骑三万驻扎青林山,与冯惠亮部成犄角之势;并在梁山连铁锁以断长江水路,西岸筑堡垒,东岸筑却月城,延袤十余里,以拒唐军。

7、……”《新纂云南通志》说:“堂琅山在巧家东米粮坝……延袤百余里。

8、宋叶适《宿觉庵》:“所居山,延袤十里,有江月松风之胜。

9、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其国延袤数千里,土多香木金宝,物产大抵与交?同。

10、由梁山至博望用铁索连接锁断江道,并筑却月城延袤十余里。

11、汉魏以来,属易经界,犹带宣歙,延袤千里。

12、屹峙海中,延袤二千余里,为东南屏障(台郡闻见录)。

13、清末民初编撰的《武鸣县志?图说?世志》向我们透露了这一祭祀中心的一些信息:大明山“高数百丈,延袤三百余里,上有风穴,下有神祠,古木连云障日”。

14、在本溪市溪田铁路南甸子车站西南,延袤数十里。

15、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16、(今淮安)之盐城,入扬州之海陵,延袤142里,名为常丰堰。

17、从而,“东自海冶,西尽甘州,延袤五千里,无烽火警”。

18、城周匝两重,延袤三十余里,高四十六尺。

19、(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延袤2000余里,并设军镇、置戍卒。

20、延袤数十里,不见烟火,灾民有生食野兽之肉者,有握泥果腹致毙者,有挖树皮草根以济急者,风餐露宿,困苦异常,惨状令人不忍目睹。

21、东南,自西而东,直至海滨,延袤数百里。

22、其国延袤数千里,北与?州接。

image.png

23、吾越多崇山,环溪多植美竹,每与山为峭衍(1),上下蒙密延袤。

24、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禹?葬会稽,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积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尚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无以报民功。

25、有中阳县,俗名向阳峡,崖险插天,中断如辟,延袤二十余里,为汾石咽吭。

26、三面临海,南建于沙冈,延袤三里。

27、绍兴二年始,先后建僧堂,巍其门为杰阁,延袤两庑。

28、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延袤千里.百岭互连的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千峰耸立.交错山岭之间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29、’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余里。

30、延袤数千里,升泰独任其事,诚恐赶办不及,亦属实在情形。

31、至明、清、民国三代,肥乡县境域“东西广袤八十里,南北延袤四十里。

32、罗旁在今郁南县境,连接东山(罗定境)、西山(信宜境),泷水后山(云开山脉),延袤七百里,东接新兴、南接阳春,西抵郁林(今广西玉林)、岑溪(广西境),北尽长江(西江以北包括岭北湖南各地),万山联络,瑶僮居其中,数百年来,虽多次剿平又旋即扑起,猖獗而故,又多集四方亡命,助其凶虐,谓之浪贼,四出寇掠。

33、东西两山,延袤若两钗股。

image.png

34、南朝梁王屮《头陀寺碑文》:“层轩延袤,上出云霓。

35、延袤数千里,有城郭、宫室,隋时已有文字,信佛教,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36、战后,吴百朋加强城防,并奏请朝廷“筑东关外城,延袤十里”。

标签: 延袤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词语造句

本文标题: 延袤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4740.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