髭须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65
更新于

髭须:zīxū 基本解释:[moustache]嘴周围的胡子●详细解释:胡子。唇上曰髭,唇下为须。《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鬚。”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额濶頦宽眉卓竪,一部赤髭鬚也么台台。”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三:“‘不行’,姓吴的忧愁地说,但随即咽住了,捻着唇边仅有的几根二三分长的髭须。”★◎髭须zīxū[moustache]嘴周围的胡子★亦作髭?。

1、他蓄有浓厚的髭须,说话时声如洪钟,放声大笑,声震屋瓦。

2、这时,一个眼睛明亮头发乌黑髭须光润的英俊年轻人过来向维尔福夫人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3、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

4、林陆二人虽然自幼相好,但林冲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一副英雄身手;而陆谦呢,面皮白净,没甚髭须,五短身材,啤酒肚子,走在街上连丑女子都不肯瞟他一眼。

5、嘴唇上的长毛构成了髭须和胡须。

6、髭须秀清,终能得名。

7、胡须和髭须非常浓厚,口吻上部的毛发短、粗硬。

8、《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9、声音洪亮,身材高大,紫微微一张面皮,黑漆漆满部髭须,又是军官打扮,更显得威严壮健

10、它称将在欧洲迪斯尼乐园的中心“美国大马路”建一个旧时的“和谐理发店”来处理“乱糟糟的头发和胡子拉碴的下巴”,也许还要管管唇上髭须。

11、刘良注:“鱼须,鱼之髭须,以为旗竿。

12、至立春后髭须都黑。

13、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倚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14、髭须极少或无,无体毛。脸色黄而光洁,无髭须。

15、《水浒传》第十八回:“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16、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17、髭须”,胡须。

18、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19、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纪。

20、他的灰眉毛和灰头发显得有些蓬乱不整,嘴角的髭须也不美观。 

21、山林性气与时背,霜雪髭须得酒豪。

22、那个被烧了髭须的老庄客说道:“休要问他!

23、便归膏面染髭须,从今宴会应频数。

24、汴梁祥符县市中一乞丐妇人,忽生髭须。

25、不遣髭须一茎白,拟为白日上升人。

26、一位鬓发皆白的老人双手捧着一双筷子,半合双目,髭须随洪亮的声音微微颤动,“戒渡,戒……”。

27、春风不染白髭须。

28、嘴唇咬合良好,嘴唇上的长毛构成了髭须和胡须。

29、这一生动的实例拥有微卷的髭须和卷曲的大胡子。

30、的比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胡须和髭须。

31、他的髭须,眼镜,又粗又厚的眉毛,和两眉间的皱纹,合组而成一个恶魔似的容貌。

32、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33、一位鬓发皆白的老人双手捧着一双筷子,半合双目,髭须随洪亮的声音微微颤动,“戒渡,戒……”约莫一刻钟后,随着佐藤的结束语,听众渐次散去。

34、他又在他自己身上的毛里嵌了些花朵,在阴茎的同围绕了一枝爬地藤,再把一朵玉簪花粘附在肚脐上,她守望着他,这种奇异的热心,使他觉得有趣,她拿了一朵蝴蝶花插在他的髭须上,花在他的鼻下桂着。

35、一百六她那道浓厚而且长得异样的花白眉毛,是卷起的和倒立的,筒直是两撇搁错了位置的髭须。

36、先生面黧黑,多髭须,毛颊,河目海口,眉棱鼻梁,张口多笑。

37、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38、他的灰眉毛和灰头发显得有些蓬乱不整,嘴角的髭须也不美观。

39、正如诗中所描述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40、应该有丝质的髭须和漂亮的胡须。

标签: 髭须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髭须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5030.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