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增损:zēngsǔ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增加或减少。多指文字上的修改。《史记·吕不韦列传》:“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文字取则印度,微有增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读之閎肆沉雄,浩乎司马之气矣,而左规右矩,一字增损末由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然今所传诸小説,皆屡经后人增损,真面殆无从復见矣。”★增加或减少。《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2、此虽增损五六字,而特圆美。
3、至周隋增损曲折,引据该详,帝嗟赏。
4、自汉隶而溯秦隶,然后再溯二篆,求根追源,返朴归真;化裁增损,吸取精华;广集博览,身体力行;脱胎换骨,面目一新。
5、祖?复欲增损政务,沙汰人物。
6、请量州郡远近,户口众寡,严赏罚,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
7、主要方式有离合、增损、借形、借音、切脚、双反、代换、牵附等。
8、按捺增损间,不使差毫分。
9、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
10、有分离合析字,增损析字和借型析字三种。
12、的目的是从一书的不同版本中判出优劣,考订出不同版本间的相互关系、流传过程、篇卷分合以及内容增损等。
13、至宣宗、英宗时,又命都察院官员对旧有的条款进行考定增损,编成《宪纲}34条、《宪体}15条、《出巡相见礼仪》4条、《巡历事例936条、《刷卷条格》6条、总名为《宪纲事类》,于英宗正统四年十月颁行。
14、增损,亲自部分,多在马上,徵责文簿,指影取备,事非一绪。
15、尝访询公司数家,虽各国章程微有增损,大抵商人所取偿者只运价一端,而地方之因以振兴者所益甚大。
16、那些曾在这里浴血战斗过的勇士们,不论是依然活着的还是已经牺牲的,业已使这片土地变得神圣,这是远非我们的微力所能增损的。
17、明、清对唐律自首制度的增损、发展主要揭示自首制度在我国明、清两代的变迁,尤其是清末修律对自首制度的影响,本文认为,在清末修律的过程中,中国的自首制度受他国刑法的影响虽然存在,但其主要内容与唐律以来的自首制度仍然是基本一致的。
18、为辽神册五年(920年)根据汉字隶书之半增损得之。
19、那些曾在这里浴血战斗过的勇士们,不论是依然活着的还是已经牺牲的,业已使这片土地变得神圣,这是远非我们的微力所能增损的。“这就是足球的魅力。当你浴血拼杀然后赢下比赛,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而对博尔顿这场比赛将会是这样。
20、三属确定收益息票收入之证券,不因发行人之期间营收与财务状况而有增损。
21、在滇,百务具举,简守令,课农桑,岁较屯田增损以为赏罚,垦田至百万余亩。
22、兵制十六?弓矢》:“杨存中以克敌弓虽劲而士病蹶张之难,乃增损旧制,造马黄弩,制度精密,彼一矢未竟而此三发矣。
23、《后汉书?律历志中》:“部太子舍人冯恂课校,恂亦复作《九道》术,增损其分,与整术并校,差为近。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和省外本科院校可以申请在我省组织专业课校考,其他学校只能在本校内组织专业课校考。
24、历策有云:“每遇交会,必以所步、所测课较疏密,疾病寒暑无间,变周、改应、增损、经纬、迟疾诸率,于兹三十年所。
25、威加一国,而莫能增损汗简之半辞,终使君臣之分、天高地下,再明于世,是果谁之功哉!
26、晋、宋以降,由于户籍登记多作伪失实,如窃注爵位,虚报岁数,身强而称疾,人在而托死,增损三状,贸袭万端,或因户存之文书已绝,已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役收入。
27、解释:增损一字,赏予百金。
28、惜未获暇日,览江门崖海之胜,极浮天浴日之观,每思披阅志图,识其胜概,而旧志患漫残阙,无足观者,宜乎贤太守之慨然请为厘定也,我观察金公肩其任,延请名彦,商榷增损,搜采备极精严,纲目经纬综于体要。
29、自顷氓俗巧伪,为日已久,至乃窃注爵位,盗易年月,增损三状,贸袭万端。
30、其增损源起,事不可详……江左咸康中,罢紫鹿、?行、鳖食、笮鼠、齐王卷衣、绝倒、五案等伎。
31、都转运使魏?劾奏公擅增损物价。
32、及吴氏簪缨世显,好事者,仅以山法数卷辗转传抄,假名刊布,增损舛讹,岂知先壁固有在一斑,未足以窥全豹,况更有毫厘千里之谬哉,今读全书,原本萃青囊之秘要,阐黄石之微言,细若机丝,朗如金鉴,较传抄诸本,言辞阙失,阅未竟而厌倦者,不啻霄壤,实为开凿混沌,昭晰阴阳秘笈。
33、乃请郡乘为蓝本,逖稽群籍,旁采舆人颂,上下数千年,仰以观於天,俯以察於地,人事土风,传信传疑,无敢凭臆见为增损,言凡八万奇,告成三阅月。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