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韵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81
更新于

拈韵:niānyù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随意取用某一韵做诗,与“限韵”相对。清李渔《奈何天·逼嫁》:“拈韵做来的诗,不足取信,教他限个韵来。”2.指韵律。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寇湄﹞能度曲,善画兰,粗知拈韵,能吟诗。”

1、酒热人醉,诗人没有倒头而鼾,而是偏偏要拈韵赋诗,可见他的兴致??闲情逸致是相当不错的。

2、《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是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3、若论为兹传撰序,我并非堪任之人,但张先生生前交契,俱叹凋零,当日拈韵倡酬、接席言笑者,今唯我在,义不容辞,因粗纪前尘,申我衷曲,岂敢曰序,亦聊寄所怀而已。

4、为了说明作品结构的重要,清人李渔早已有言在先:“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之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定制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

5、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寇湄?能度曲,善画兰,粗知拈韵,能吟诗。

6、酒次,李山樵鼓琴,吴康甫作擘窠书,吴乙杉、杨渚白、钱文涛分画四壁,馀或拈韵赋诗,清谈瀹茗。

7、陈裴之亦有文才,夫妇拈韵分笺,互为商榷。

8、清金埴《不下带编》卷五:“王驾日临,分题拈韵。

9、孟春二十日同人携具过小斋拈韵旧作。

10、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

11、名士雅集,听差都携着纸笔墨盒、诗谱词牌,当时拈韵,梁鼎芬拈着“梗”字,脱口吟道:“片云吹坠游仙影,凉风一池初定。

12、《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

13、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

14、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分题拈韵,诗家之厄也……一遭牵合,未免捉襟露肘。

15、能度曲,善画兰,粗知拈韵吟诗。

16、《板桥杂记》云:“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粗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

17、清李渔《奈何天?逼嫁》:“拈韵做来的诗,不足取信,教他限个韵来。

18、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粗知拈韵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

19、平时单为娟在针黹之余,在其丈夫课业之后,也往往取书与丈夫对读,或拈韵作诗,相互酬答。

20、继取其家所藏诸名家诗集,遍加翻阅,偶学拈韵,不待点订,居然稳惬。

21、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是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22、我们拈韵分咏,”姚礼泰指着荷花问说,“就以此为题。

23、于是拈韵吟诗,教学课事对台湾文学活动起了相当大的影响。

24、那是古代文人借助于自然挥毫泼墨、叹感拈韵的雅事,现在绍兴的曲水流觞也不过是借助于地名优势的旅游表演节目而已。

25、niān yùnㄋㄧㄢㄧㄨㄣ?拈韵(拈韵)(1).随意取用某一韵做诗,与“限韵”相对。

26、《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板桥杂记》云:“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粗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

27、在泰州,吴让之常与当地名士墨客雅集唱和,分题拈韵,集锦作画。

28、吴文英“以隽上之才,举博丽之典,审音拈韵,习谙古谐”,其词“沈邃缜密,脉络井井,缒幽扶潜,开径自行”(朱祖谋《梦窗词集补》跋)。

29、寇湄一生颇富传奇,名噪秦淮,《板桥杂记》记载:“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1。

30、因他精通音律,审音拈韵,细致入微,遣词造句,流丽清畅,时有精警之处。

标签: 拈韵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拈韵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5322.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