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慈恩寺:cí ēn s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唐 代寺院名。旧寺在 陕西 长安 东南 曲江 北, 宋 时已毁,仅存 雁塔 ( 大雁塔 )。今寺为近代新建,在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 唐 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8年) 李治 ( 高宗 )为太子时,就 隋 无漏寺 旧址为母 文德皇后 追福所建,故名 慈恩寺 。 唐 玄奘 自 印度 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 雁塔 ,用以收藏从 印度 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 神龙 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 曲江 上,题名 雁塔 。 雁塔 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寺》。★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曲江北。唐高宗为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所建,故称为「慈恩寺」。寺内建有翻经院,玄奘曾在此翻译经、论。其后玄奘门人窥基继续在慈恩寺弘扬唯识学,开创宗派。全寺规模宏大,有茂林修竹,境极清幽。
1、有一年,曲江宴会结束后,进士们纷纷到慈恩寺游玩,当他们来到大雁塔下面的时候,一个进士心血来潮,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大雁塔下面的石壁上,这个做法以后就形成了一种习俗,凡是新进士曲江宴会后,都要来到慈恩寺大雁塔,选派一位书法漂亮的进士,把大家的名字题在石碑上。
2、2006年退院,住慈恩寺养老。
3、大慈恩寺门前有一对威武的石狮,这是明代雕凿的,象征守护寺院的卫士。
4、唐康骈《剧谈录?慈恩寺牡丹》:“京国花卉之晨,尤以牡丹为上,至于佛宇道观,游览者罕不经历。
5、翌年春抵西安,礼慈恩寺大雁塔、华严寺杜顺和尚塔、清凉国师塔,及兴国寺玄奘法师塔。宪宗元和五年(810),答宪宗之问,述华严法界之义,以深惬帝旨,加号“僧统清凉国尊者”。
6、《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云:“至素叶城,逢突厥叶护可汗。
7、位于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建于公元625年,唐玄奘曾于此翻译及收藏自印度带回的佛经。
8、按唐朝惯例,进士录取放榜,皇帝即在曲江赐宴,然落登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
9、相传景龙元年(707年),唐中宗李显令宫人摊钱,在安仁坊建造一座秀丽的高塔,形似慈恩寺大雁塔,唐宋时期被称为“荐福寺塔”。
10、清顾炎武《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薄田遗豆?,童阜剩薪蒸。
11、然后列名于慈恩寺塔,称为雁塔题名。
12、大慈恩寺是法相唯识宗的根本道场,宝生入主後,大为振刷,添设僧寮、整修大雁塔,实行丛林制度,上堂过殿,树立丛林规模。
13、著名的有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
14、唐郑?《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涌霄开宝塔,倒影驻仙舆。
15、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恩寺,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16、唐卢宗回《登长安慈恩寺塔》诗:“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
17、《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关外西北又有五烽候望者居之。
18、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於是连加欧击,复夺所执?,?之百馀。
19、除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的那匹识途的赤色老马外,宋代志盘《佛祖统记》“二祖三藏玄奘法师”条也叙述了“祗罗国王赐(玄奘)青象、白马,以助驮载”,另外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经过女人国处第十”叙“女王遂取夜明珠五颗,白马一匹,赠与和尚前去使用。
20、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八:“庶延景福,式资冥助。
21、他们诗歌唱答,出入于当时士林的各类集会,象曲江宴会、杏园探花宴、慈恩寺雁塔游宴题名等。
22、在请玄奘移居大慈恩寺时,朝延举行了空前隆重的仪式,出动了1500乘锦彩轩车。
23、【出处】唐?张景源《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飞塔凌霄起,宸游一届焉。
24、开元中疏凿为游赏胜地,南有紫云楼和芙蓉苑,西有杏园和慈恩寺,春秋佳日,游人如云。
25、唐慧立本《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九:“制情猿之逸躁,絷意象之奔驰。
26、晚年在长安的弘福、西明、慈恩寺及铜山市的玉华宫译经传教。
27、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自唐代以来,就一直有传统的庙会在大慈恩寺内举行。同时这里也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
28、释昌顺自担任慈恩寺住持以来,广结善缘,惨澹经营,费尽苦心,每事躬亲,把古刹复为辉煌。
29、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30、《新唐书?赵隐传》:“懿宗诞日,宴慈恩寺,隐侍母以安舆临观。
31、苏宣非常善于变化作品的形式,满白、细朱、古玺、虫书、缪篆、籀书无所不为,无所不精;布局平中寓奇,险中带稳,于完整中求韵味;刀法冲切兼用,生涩苍莽,独树一帜。其最甚者,如《周穆王赞》皇坛山吉日癸巳字,误为史籀书;济宁《王安石诗碑》,误为党怀英诗;慈恩寺塔褚遂良书《圣教序》,误为临王羲之书;《释梦英篆千文》,误为李阳冰书。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