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奉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81
更新于

承奉:chéngfè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承命奉行。《后汉书·和帝纪》:“宣布以来,出入九年,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从好。”《晋书·慕容超载记》:“超亦深达德旨,入则尽欢承奉,出则倾身下士,於是内外称美焉。”2.奉承讨好。唐李翱《疏屏奸佞》:“臣以为察奸佞之人亦有术焉,主之所欲,皆顺不违,又从而承奉先后之者,皆奸佞之臣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自去安排着佳肴美饌,承奉瑞虹,说道:‘小娘子定饿了,且喫些酒食则个。’”★承命奉行。《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出入九年,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从好,司隶刺史讫无纠察。」伺候、逢迎。《红楼梦.第三九回》:「平儿等来至贾母房中,彼时大观园中姊妹们都在贾母前承奉。」

1、纣说:“我不是承奉天命的人吗?

2、掌侍从,承奉敕令,转进奏贴。

3、所愧不能承奉戚属,自陷于此。

4、或遇明医,枝梧扯拽,更将时事俗情乱其理谈,常恐露出马脚,唯一周旋承奉。

5、生期年,以父任补右承奉郎,寻直秘阁。

6、边捷出任,加官六级位至相国,封文勤公,是清朝主宰华夏沉浮的一代名相。《贺张待宾奏克捷状》:“臣等幸忝枢近,承奉圣谋,边捷有符,不胜庆悦。

7、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辽史?律隆运传》,卷82,第1209页)。

8、父亲陈阜,陈居仁第六子,官至承奉郎。

9、为稷丘君立祠焉,为稷承奉之云。

10、服除,加承奉郎,覃恩转大理评事。

11、《贺张待宾奏克捷状》:“臣等幸忝枢近,承奉圣谋,边捷有符,不胜庆悦。

12、立之承奉足下。

13、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才人观者相为言,承奉君恩在圆变。

14、疏:“旦见君谓之朝,莫见君谓之夕……人息事少,故百官承奉职事,皆朝朝而莫不夕。

15、法亮便辟解事,善于承奉,稍见委信。

16、该碑字体清秀工整,上书“承奉郎守大理寺丞前知循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借绯卢侗书”。 

17、丙寅,诏曰:「朕以眇末,承奉鸿烈。

18、元?四年以苏轼荐,换承奉郎。

19、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

20、到从五品下的11号都以“大夫”为名,分别是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散大夫、朝议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自正六品上到从九品下,分别是朝议郎、承议郎、奉议郎、通直郎、朝请郎、宣德郎、朝散郎、宣义郎、给事郎、征事郎、承奉郎、承务郎、儒林郎、登仕郎、文林郎、将仕郎。

21、绍兴二年,进承奉郎,镇抚司参谋官。

22、奉尘刹者,将此心承奉尘刹诸佛。

23、侍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代其父匡嗣为上京留守,权知京事,甚有声。

24、」曰:「无以承奉耍人。

25、7岁以郊恩补承奉郎,举童子科。

26、有司承奉,惟恐不及。

27、以废补承奉班祗候。

28、协欣然承奉,誓以躯命自效。

29、已後之治印者,承奉以为师,舍是非肆则俗。

30、二年,张承奉遂自立为白衣天子,建号西汉金山国。

31、这个承奉不知如何是好,徘徊了几天便离开了。

32、书中故事分十八部,每部一卷,按题材分类,近似类书的体例,按其标目分为:廉慈贪酷、嗣息配偶鳏寡孤独、慷慨悭吝、悲欢离合、侠豪卑污、贞淫、贵贱贫富、公平刻剥财成勤惰、救援盗拐、人伦顺逆、嫡妾继庶、施济吞谋、智愚寿夭、忠奸、矜骄承奉、屠杀生全、妖魔、伢行衙役。

33、上义之,以其侄为笔砚承奉。

34、四川开县、重庆静观等地文氏字辈:至德自尊崇,思承奉圣廷,一必存忠孝,节义正纪伦,燕翼贻谋厚,成功锡庆频,真诚能续序,雍睦本仁亲,诗书敦世业,礼乐裕家声,大振冠裳泽,元勋百代新。

35、末曾以恩荫补假承奉郎。

36、大雄宝殿是如来佛祖承奉香火之地。

37、圣武燕谋,尔其承奉。

38、【出处】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至则迎迓承奉。

39、补为承奉班祗候、国史院书写。

40、自正六品上到从九品下,分别是朝议郎、承议郎、奉议郎、通直郎、朝请郎、宣德郎、朝散郎、宣义郎、给事郎、征事郎、承奉郎、承务郎、儒林郎、登仕郎、文林郎、将仕郎。

41、③《江表传》曰:策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奉章诣许,拜献方物。

42、武德四年,改长秋监曰内侍监,内承奉曰内常侍,内承直曰内给事。

43、明公宜承奉圣旨,受兹介福,允当天人。

44、唐李翱《疏屏奸佞》:“臣以为察奸佞之人亦有术焉,主之所欲,皆顺不违,又从而承奉先后之者,皆奸佞之臣也。

45、承奉司自置吏,左布政使徐恪革之,见沛以闻。

46、以先见佛一心承奉。

47、险忮,属吏皆惮之,承奉唯谨,士启独不少徇。

48、派遣使者以太牢祭礼祭告于宗庙,以承奉祖宗的命令,也符合万民的愿望。

49、曾官承奉郎,后因其父陆爽得罪朝廷而被免职。

50、⑤共承:恭敬承奉。

51、承奉仙神乩训,培养善性,秉行八德修身。

52、以苏辙郊恩授承奉郎,任郊社局令。

53、寞,一时未必有妇人到手,着力承奉。

54、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

55、丙寅,诏曰:“朕以眇末,承奉鸿烈。

56、后以简于承奉,改调归,遂终养不出。

57、其文雄快踔厉,风发泉涌,深得当时大诗人翰林学士苏轼的赏识,于元?四年(1089年)向朝廷奏荐,加授“承奉郎”。

58、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知县杨东野虽号称敏吏,而承奉上官实为超格。

59、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

60、丙戌,置东京渤海承奉官都知押班。

61、法亮便僻解事,善于承奉,稍见委信。

62、矧承奉宗庙、敦睦本支、皆于内助是赖。

63、【示例】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九:“徐武公、李文达当国,曲意承奉,徐则以为狂生,李见其有大志,且通文墨,亦重之也。

64、郊恩授承奉郎,任郊社局令。

65、以祖荫补右承奉郎,累迁武宁军承宣使。

66、唐张九龄《贺张待宾奏克捷状》:“臣等幸忝枢近,承奉圣谟,边捷有符,不胜庆悦。

67、传》:“明宗不豫,秦王讽义诚为助,义诚曲意承奉,亦非真诚。

68、可他刚刚走下丹墀,迎面便走来那位承奉宦官舒公公,舒公公和颜悦色地向他问道:“公子这是要往哪里去?”。

69、《致政承奉卢君挽词》诗之二:“眼看庭玉成名后,身及堂萱未老时。

70、又为群小所迫,将危社稷,不可承奉宗庙。吴?孙,荫承奉郎。

71、才人观者相为言,承奉君恩在圆变。

标签: 承奉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承奉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578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