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固辞:gù cí 基本解释:[desolutely deny;firmly refuse;resolutely decline] 古礼以再次辞让为“固辞”,后以坚决推辞和谦让为“固辞”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详细解释:1. 坚决辞谢。《书·大禹谟》:“ 禹 拜稽首固辞。”《战国策·齐策四》:“ 梁 使三反。 孟尝君 固辞不往也。” 唐 韩愈 《祭裴太常文》:“赠必固辞,求无不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遣婢运貲出,交兑八百餘两。生惶恐固辞。”2. 古礼称再辞为“固辞”。《礼记·曲礼上》:“凡与客入者,每门让於客。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 孔颖达 疏:“固,如故也。礼有三辞:初曰礼辞,再曰固辞,三曰终辞。”★◎ 固辞 gùcí[desolutely deny;firmly refuse;resolutely decline] 古礼以再次辞让为“固辞”,后以坚决推辞和谦让为“固辞”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坚辞、再三请辞。《书经.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又授太子詹事侍中仆射,如故,固辞侍中,改授散骑常侍,余如故。」
2、健之世封安乐王,融上疏固辞,健深奇之,曰:“且成吾儿箕山之操。
3、以归,谕再封一等公,傅恒固辞,至泣下,乃允之。
4、既葬,帝强起之,?固辞疾笃。
5、公主深诫骄侈,常安俭薄,前後锡赉,莫不固辞。
6、正隆例封冀国公,桢因固辞曰:“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蒋其彪,山东博山,夫人高氏系淄邑例封文林郎(正七品)岁贡生高奠谋之女。
7、以神道治愈皇后的病,“帝后大悦,即命留孙为天师,刘孙固辞不敢当,乃号之上卿,命尚方铸宝剑以赐,建崇真宫于两京,俾留孙居之,专掌祠事”。
8、十四年,夺情授贵州巡抚,固辞不起。夺情风波平息之后,处理完皇上大婚。
9、导以敦统六州,固辞中外都督。
10、《晋书?褚裒传》:“永和初,复征裒……进号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固辞开府”,“永和五年卒,年四十七,远近嗟悼,吏士哀慕之。
11、思明以超迁逾等,固辞,乃改湖广行省都事。
12、康帝复以散骑常侍征汤,固辞老疾,不至。因直言谏净,与严嵩不睦,后以老疾致仕。
13、玄宗既讨定萧、岑之难,进宪位太尉,赠千户,固辞,更授开府仪同三司,解太尉、扬州大都督。
14、固辞思贤之赠曰:“公当孤独客死。
16、文宗固辞曰:“大兄在朔方,朕敢紊天序乎?
17、岁满,帅王蔺致书剡辟,固辞,贫不能归。
18、言毕,?流如雨,固辞不起。
19、《礼记?曲礼上》:“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
20、久之,征为司徒谘议,固辞不拜。
21、二十年,师克伊犁,俘达瓦齐以归,谕再封一等公,傅恒固辞,至泣下,乃允之。
22、其年立为皇太弟,固辞不受。
23、旬日后累表固辞,依前乞还旧山。
24、后至元六年(1340)住持庭柏祖意禅师于西涧上建明月桥。召至京师,欲与之官,托病固辞,致因忤逆太祖意入狱。
25、季才固辞太史,元帝曰:“汉司马迁历世尸掌,魏高堂隆犹领此职,不无前例,卿何惮焉。中国人偶像的变迁历程,亦是中国人寻找自我的历程,其背后是一个宏大的历史发展轨迹。
26、绍兴间居庐山,与徐俯同召,固辞不赴。
27、唐陆贽《奉天改元大赦制》:“固辞不获,俯遂舆议。
28、增秩千石,固辞增秩。
29、诏以宁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受。
30、岁满,中书进名,帝曰:“是固辞谏官者。
31、上闻,赐双眼孔雀翎,复固辞。
32、丙复荐于朝,召赴行在,固辞。
33、前司徒臣谟执义履素,位居台辅,师傅先帝,朝之元老,年登七十,以礼请退,虽临轩固辞,不顺恩旨,适足以明逊让之风,弘优贤之礼。
34、〔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
35、隶草书题榜,献之固辞。
36、令雅重之,造其庐,欲举为乡饮宾,固辞不就。
37、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物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39、除赵郡太守,以母老固辞不拜。
40、江万里、陈宜中荐居史馆,除太学博士,皆固辞。
41、蕴以恩泽赐爵,非三代令典,固辞不受。
42、昂卒,庐陵王续代之,又手教招引,之伟固辞不应命,乃送昂丧柩还京。
43、宏谍欲以经明行修荐,固辞。
44、绍兴间,居庐山、与徐俯同召,固辞不赴。
45、令以公位归第养疾,通复固辞。
46、固辞,请终情礼。还需交纳贽仪八十一文,作为情礼相款之需。
47、事讫,除高阳太守,固辞不拜。
48、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
49、军还,除汲郡太守,固辞不拜。
50、寻进征南将军,固辞不拜。
51、丁卯,燕铁木儿率诸王、大臣伏阙请早正大位,以安天下,帝固辞曰:“大兄在朔方,朕敢紊天序乎?
52、李固辞曰:“臣本羁旅,荷蒙眷知,使备顾问,固当竭尽愚衷。
53、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奉诏举荐山林隐逸,他以母老固辞。
54、其世俗诗中又包括抒情咏怀诗、讽世劝俗诗、山林隐逸诗等。清康熙元年(1662年),下诏举他为“山林隐逸”,他以母老固辞。
55、累转库部员外郎,以疾,固辞不堪繁剧,转为太子洗马。
56、易之等集名儒撰《三教珠英》,又绘武三思、李峤,苏味道、李迥秀、王绍宗等十八人像以为图,欲引敬则,固辞不与,世洁其为人。
57、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未遇归。康熙十八年诏举博学鸿儒,禧以疾固辞。
58、世宗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
59、先生固辞,文定公曰:“吾女不妻先生,不过为一小官人妻。
60、潭进军救卓,卓上潭领长沙太守,固辞不就。
61、羊祜上表固辞:“臣伏闻恩诏,拔臣使同台司。
62、固辞,三次推让,肃客,俯首恭请。
63、孟阳曰:“今已有此迹,设固辞不拜,使中人别有所奉,遂得燕安无患乎?
65、敬宣固辞,言于高祖曰:「仇耻既雪,四海清荡,所愿反身草泽,以终余年。
66、固辞退去,定策之议,未及归一。
67、《文选?任?<上萧太傅固辞夺礼启>》:“所守既无别理,穷咽岂及多喻。
68、士?为性廉俭,期于止足,殊恩虽被,固辞不受。
69、《仪礼?士相见礼》:“宾对曰:‘某也夫子之贱私,不足以践礼,敢固辞。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