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骨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78
更新于

粉骨:fěng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粉身碎骨,不惜生命。《南齐书·王僧虔传》:“一门二世,粉骨卫主,殊勋异绩,已不能甄,常阶旧途,復见侵抑。”《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臣寧堪粉骨,报命讎门。乞江西一境,受臣控督。”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愿与軾洗心改过,粉骨报效。”

1、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2、出处:《封神演义》第三十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3、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4、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5、在牢房,他举起戴手铐的手,咬破中指,在狱墙上写下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名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6、【出处】《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暂愿不为(违)于说者,碎身粉骨效驱驰。

7、每誓粉骨糜身,以图报称。此恩此德,何如其图报之!

8、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9、出处明?王守仁《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臣世受国恩,齑身粉骨,亦无以报。

10、屋外,风吹林叶沙沙作响,雨从天降,激荡在那屋檐片瓦之上,又接成珠串滑落,想顺着窗檐溜进屋内,却被无情的玻璃推开,只得无助的摔在坚实的地面,粉骨碎身。

11、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石灰吟》,的诗句。

12、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

13、杭学游士聚散》:“蒙教育之如天,恨补报之无地,但思粉骨,何畏触喉。

image.png

14、啪啦!萧因一斧迎上,桌子碎身粉骨,木屑纷飞,散得不能再散了,就担搁片刻,便见花蕊怪飞身撞墙,投了进去。

15、粉骨碎身全不怕。

16、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7、只是当他真要面对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血淋淋的事实时,王福发现自己突然犯了傻,不再想着如何逃跑,他要为这最后的王朝尽上自己一份心力,哪怕为此粉骨碎身。

18、【出处】唐?杜牧《又谢赐批答表》:“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19、琼英道:“欲报父仇,虽粉骨碎身,亦所不辞!》:“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20、《明珠记?授计》:“得老丈万死一生,成就好事,使德言之破镜复合,都护(崔护)之桃花再开,粉骨碎身,何可报答。

21、【示例】《南齐书?王僧虔传》:“一门二世,粉骨卫主,殊勋异绩,已不能甄。

22、为这句话,我愿意粉骨碎身,万劫不复。

23、当时还是中将的梅津感激不尽,向天皇及军部表示:“今后将愈加粉骨碎身以报皇恩于万一。

24、高天厚地岂能酬,粉骨碎身何足报!

25、也说“粉骨碎身”。

26、第三十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27、乃引臂替枕,徐谓玉曰:“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28、的确,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自古豪杰英雄辈出??有“千场纵赙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游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荆轲;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邢地刺客豫让,有景阳冈赤手打虎的清河好汉武松,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涿郡猛张飞;有英勇抗击蒙古瓦剌族入侵,写下“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壮烈诗篇的于谦;有戊戌变法失败,慷慨赴死的“戊戌六君子”;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共产主义斗士李大钊;有英勇抗击日寇,血染沙场的狼牙山五壮士……古往今来,唱出了一曲又一曲激烈、高亢的浩浩燕赵歌。

29、我死不足惜,当报国恩,若姜元帅兵临,你这匹夫,有粉骨碎身之祸;你既擒我快与我一死,吾定为厉鬼以杀贼。

30、说:“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1、《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臣纵粉骨糜躯,不报万分之一。

32、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

33、马老曾经为友人题过“碎身粉骨不必怕,只留清白在人间”的联语,这是他的人格和精神的最好写照和概括。

标签: 粉骨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粉骨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5982.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