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露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82
更新于

垂露:chuí l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露珠下滴。《后汉书·仲长统传》:“垂露成幃,张霄成幄。”2. 比喻佛法普施。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尘根久未洗,希霑垂露光。”3. 指垂露书。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垂露悬针,书恩不尽。” 唐 杜甫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诗:“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篆法﹞有‘垂露’者,亦 喜 所创,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皆出新意。”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拾零星之剩语,泻垂露於赫蹏。秋泪渍乎行间,春魂回夫掔底。”★一种书法的形体。为汉代曹喜所创,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笔势自上而下,若垂而复缩,点缀如轻露,皆出新意。

1、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

2、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

3、若垂而复缩,谓之垂露。

4、垂露竹粘蝉落壳,?云松载鹤栖巢。

5、如孙过庭《书谱》中写道:“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

6、宿粉晕流霞炫,明姿洗垂露鲜,是花中每一神仙。

7、有《垂露斋集》、《泡影集》。

8、书法艺术*于空虚中创现生命的流行”,点画的飞动之势,犹如*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传达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所在。

9、中,肌肤有如粉荷垂露,盈盈欲滴。

10、荔乡先生守兖州时,退食余闲,日有诗课,拈毫分韵,花萼唱酬,有《垂露斋联吟集》。

11、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她美得清纯,美得天然。

12、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13、奇篆是指古代篆体中形形色*的象形字和变体字,如雅园碑林中雕刻的悬针垂露柳叶倒薤、科斗蜩虫、芝英飞白、龙爪龟篆、鸟篆等数十种篆体。

14、别有临池草,恩沾垂露馀。

15、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南齐萧子良撰古文之书五十二种,鹄头、蚊脚、悬针、垂露、龙爪、仙人、芝英、倒薤、蛇书、虫书、偃波、飞白之属,皆状其体势而为之名,虽义涉浮浅,亦书家之前流也。

16、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17、曹喜是东汉章帝时人,记载说他工篆书,创悬针垂露法。

18、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19、南斗北极、嫦娥织女都殷勤备至,甚至连流霞清风、垂露奔星也都载歌载舞,张帷扶轮,热情地为诗人服务。

20、荔乡先生守兖州时,退食余闲,日有诗课,拈毫分韵,花萼唱酬,有《垂露斋联吟集》。玉帝前来骂一声,央媒强娶为何情,山伯英台前生定,不关奴才半毫分,反来诬告姓梁人。

21、露亦朗然曰:“月露盈帘,郎岂迟挥垂露。

22、三十二体篆文名为:玉筋篆、奇字篆、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坟书篆、倒薤篆、?书篆、龙爪篆、碧落篆、垂云篆、垂露篆、转宿篆、芝英篆、柳叶篆、鸟迹篆、雕虫篆、麟书篆、鸾凤篆、龙书篆、剪刀篆、龟书篆、鹄头篆、鸟书篆、科斗篆、缨络篆、悬针篆、飞白篆、殳篆、金错篆、刻符篆、钟鼎篆。

23、在《书谱》中谈到书法创作时说:“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24、《文镜秘府论?地?六志》引《赠别诗》曰:“离情弦上急,别曲雁边嘶,低云百种郁,垂露千行啼。

25、(10)或“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26、该点是上尖下圆,势态由上而下,收笔处形似垂露,故称垂点。

27、篆书也有“悬针篆”,“垂露篆”。

28、有:“泉乳珠垂露,壶心玉贮冰”的赞语。”又曰:曹喜“善悬针垂露之法,后世行之。

29、工篆、隶,擅长篆书,尤以创悬针垂露之法著名。

30、写莲房垂露,在梦里怀恋着它那过去的纷华。

31、为十体曰: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悬针、垂露、鸟书、连珠。

32、明夏完淳《谢康乐游山》诗:“秀英垂露滋,繁条擢秋颖。

33、但是眼睛、鼻子、不对称偏斜的下巴、耳垂露出的位置,以及前额的皱纹等,在活人面模与胸像上都是一样的。

34、②指唐朝唐玄度仿作古书十体:古文、大篆、八分、小篆、飞白、倒薤(xiè)篆、散隶、悬针书、鸟书、垂露书。

35、《宣和书谱》卷二“唐玄度”条作: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垂针、垂露、鸟书、连珠十体。

36、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37、当垂露而悬针,则无力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

38、各种神灵都为他的到来而忙碌,天公河伯、青龙白虎、南斗北极、嫦娥织女都殷勤备至,甚至连流霞清风、垂露奔星也都载歌载舞,张帷扶轮,热情地为诗人服务。

39、垂露晚犹浓,清风不易逢。

40、从埠之字准此带左耳旁的字,弯钩稍小,长竖应为垂露,直挺向下。

41、一绳云杪(miǎo),看字字悬针垂露。

42、长竖有悬针与垂露之别。

43、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

44、唐韦渠牟《赠窦五判官》诗:“文辉锦彩珠垂露,逸兴江天绮散霞。

45、沾衣垂露叶,散步倚云峦。

46、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监毵。

47、《东汉曹喜垂露篆考论》,《中国文字博物馆》,2009年第2期。

48、夏天的荷花已经开放了。碧绿的荷叶缝中,一枝枝荷花挺出水面,婷婷玉立。瞧,那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洁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真美呀!

49、又分字为十体,曰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垂针、垂露、鸟书、连珠。

50、露亦朗然曰:“月露盈帘,郎岂迟挥垂露。三月露桃芳意早。

51、全词字面,均扣住“雁”字来写:既有对群雁憩息时的静态描述,如“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又有对雁阵飞行时的动态勾勒,如“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既有形象的外观描写,如“渐欹斜、无力低飘”,也有逼真的心理刻画,如“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既有一般的白描手法,如“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还有曲折的典故运用,如“紫塞门孤,金河月冷”……从而生动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大雁南飞的画图。

52、这包括鸟书、虫书、穗书、垂露文及蝌蚪文等,在该字典中皆有所收录。

53、从众之字准此带?字底的字,上为短撇,中位垂露竖。

54、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55、威形发于龙虎,云气时飘五色,仙人还作两童,龟若浮溪,蛇若赴穴,流星疑烛,垂露似珠,芝英时车,飞白掩素,参差倒薤,既思种柳之谣,长短悬针,复想定情之制,蚊脚俯低,鹄头仰立,填飘板上,谬起印中,波回堕镜之鸾,楷顾雕陵之鹊,并以篆籀重复,见重昔时,或巧能售酒,或妙令鬼哭,信无味之奇珍,非趋时之急务,且具录前训,今不复兼论。

56、宋僧梦英《十八体书》说:“悬针、垂露曹喜所作。

57、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58、秦半两上李斯工整秀丽的小篆,诉说着强悍的秦国“书同文”的理想;“新莽货泉”上王莽“悬针垂露”的优雅书法,映照着他四次币制改革的失败;重文崇儒的宋太宗首开“御书钱”先河,从此大宋朝代代帝王在小小钱币上施展才艺个性,留下了不少佳话。

59、六夏天的荷花已经开放了。碧绿的荷叶缝中,一枝枝荷花挺出水面,婷婷玉立。瞧,那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洁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真美呀!

标签: 垂露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垂露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6087.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