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代哭:dài k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古代举丧时,服丧者依次更替号哭,以免丧主过哀而伤身。《周礼·夏官·挈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 郑玄 注:“代,亦更也。礼,未大敛,代哭。” 贾公彦 疏:“大敛之后,乃更代而哭,亦使哭不絶声。”《仪礼·士丧礼》:“宾出,主人拜送于门外,乃代哭,不以官。” 郑玄 注:“代,更也。孝子始有亲丧,悲哀憔悴,礼防其以死伤生,使之更哭不絶声而已。” 胡培翚 正义:“未殯以前,哭不絶声,但自始死至小敛已踰歷昼夜,恐其以哀致毁,故制代哭之礼,使之相代而哭。”
1、古人说:“代哭不哀”。
3、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
4、边哭边唱的习俗并不是少数民族的专利,在长江流域的汉族居住区,从古代起也盛行以歌代哭的巫风。专业代哭团是由一些能歌善舞的年轻女子组成的团队,忙于应酬婚嫁、祝寿、丧葬等红白喜事,生意十分红火。
5、胡培?正义:“未殡以前,哭不绝声,但自始死至小敛已逾历昼夜,恐其以哀致毁,故制代哭之礼,使之相代而哭。
6、有些吹鼓手在出殡、迎亲等传统挣钱项目上提高收费价格的同时,又推出了“点歌”、“代哭”等服务项目捞取钱财。
7、然而,这又毕竟是痛苦的,试想,“强笑”代哭,“忘情”销愁,绝顶聪颖的人得装糊涂,是一种特殊的情味。
8、~歌代哭(以歌代哭)。
9、家新娘出嫁前10天哭嫁??“叹家姐”,仪式是整个?家婚俗最为动人及精彩的节日,这实际是以歌代哭,“哭”的内容不外是倾诉父母养育之恩,姐妹相处亲切,伤离惜别,寄情赠言等等,都在夜深人静,风平波息时兴叹,慢声软语复诵,悱恻缠绵,催人泪下。
10、学会放弃,让埋藏在心里的伤被时光风化成沙,随风飘散;学会放弃,用微笑取代哭泣,去面对生活的曲折与坎坷;学会放弃,让回忆随着流逝的时光消失在岁月的长河;学会放弃,在泪落之前转身离去,只留下一抹倩影;学会放弃,换一种姿态去拥抱未来。
11、再者,逝者的离去并不是越热闹越显得隆重,将心比心,相信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离去时出现这种类似演戏的代哭场面。
12、以歌代哭,此指放声歌咏来表达哀挽之情。
14、《仪礼?既夕礼》:“书遣於策,乃代哭如初。
15、长诗代哭辛酸泪,斗室微吟黯淡音。
16、据记者了解,孟姜女这一恸哭,不仅惊天动地,而且改变了齐国风俗,至今山东淄博一带的中老年妇女仍然长歌代哭,以孟姜女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
17、二百六据记者了解,孟姜女这一恸哭,不仅惊天动地,而且改变了齐国风俗,至今山东淄博一带的中老年妇女仍然长歌代哭,以孟姜女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
18、盖误读文公《家礼》代哭之文而致此谬也。
19、当有的死者亲友不愿点歌、代哭时,吹鼓手们便通过扩音器反复“动员”,甚至使
20、长歌代哭,猛惊姬蹶嬴颠;短笛助讴,痛写刘聋赵?。
21、更深夜静时堵上窗户、塞住弦板、长歌代哭式地拉两小时琴,可以使自己达到神游太虚而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
23、据史籍《周礼?夏官?挈壶氏》记载:“凡军事,县壶以序聚柝;凡丧,县壶以代哭者。
25、首先,从逝者家属来看,其亲属请来‘代哭’团队既是为了缅怀逝者,也是为了营造一个氛围。
26、其腔调自由,喜怒哀乐随心所欲自由唱,如亲人死了,以歌代哭;女子出嫁,姐妹夜里集中,以歌诉情陪嫁唱等。
27、《周礼?夏官?挈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
28、行途中车轴断裂,女儿病情加重,奄奄一息,老阿爸急得绕车奔走,以歌代哭。
29、礼,未大敛,代哭。
30、大夫官代哭不县壶。
31、业妻冯氏,犹日以骂代哭。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