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施琅:shī láng 基本解释:清代大将。字尊侯,福建晋江人。初为郑芝龙部将,顺治初年降清。1683年率军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建议在台驻兵屯守,以防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被采纳。封靖海侯。●详细解释:清代大将。字尊侯,福建晋江人。初为郑芝龙部将,顺治初年降清。1683年率军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建议在台驻兵屯守,以防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被采纳。封靖海侯。★人名。字尊侯,号琢公,清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明代郑芝龙部将,降清後,平台湾,灭郑氏,封靖海侯,卒諡襄壮。
1、传说施琅幼年到寺内朝拜,先知先觉的伽蓝菩萨觉得承受不起将来拜将封侯的大贵人,竟站起身答礼。
2、十九都有“靖海侯”坊,阳义辅立康熙制诗句“上将能宣力,南纪尽风流”,同安等地立“绩光铜柱”、“泽普南天”、“勋高大树”、“泽沛甘棠”等碑坊,表彰施琅的丰功伟绩。
3、长匾与横梁之间,另嵌一石版,以阴文寸楷镌刻施琅官衔荣宠:“太子少保、光禄大夫、内大臣、解赐御衣龙袍、褒赐诗章、三赐御膳、两蒙天恩存问、二次特谴宗室大臣额附部堂侍卫郊外劳接、乾清宫畅春院召对掖起赐坐、钦命靖海将军兼管福建水师提督台澎水陆军务、封靖海侯世袭罔替、赠少傅、崇祀黉宫、谥襄壮施琅”。
4、如果要对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以及施琅作出公正的评价,就应该抛弃以往历史研究中那种!汉贼不两立”的带有明显道德情绪化的思维方式。
5、论施琅在闽台海防史上的地位
6、二十一年(1682年)一月,施琅密疏专征台湾。
7、具体到清代前期海防思想来说,应当探讨当时人们的海洋观念、海防地理认识水平、禁海思想的渊源及其流变;就海防政策而言,应当研究清政府的海防对象与任务,移民政策、闭关政策与海防的关系;就海防制度来说广应当深入研究海防的兵力部署状况和特点,研究水师的会哨制度,战船、兵器修造制度;就重大事件来说,自然应当研究郑成功、施琅收复和统一台湾,乾嘉之际东南沿海的海盗问题,罗马教皇与英国使节带来的海上冲击,等等。
8、据史料记载,施琅迁建新居后,还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的诗文意境,精心营造了“春夏秋冬”四季私家园林。
9、昔年提臣施琅倚势霸占,立为独行,每年得规礼一千二百两;及许良彬到任后,遂将此项奏请归公,以为提督衙门公事之用,每年交纳,率以为常。
10、康熙决心统一台湾,派施琅率清军征服郑军。
11、施世纶(1658年一1722年),字文贤,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是清代著名的清官。
12、施琅海洋经略思想初探
13、这时,主帅施琅对收抚台湾的策略,尚未制定,值林孺入见,向他征询意见。
14、因此,三官堂也留下了施琅的足迹。
15、在康熙帝为祖国统一大业清初澎湖都指挥使沈扁公奉命跟随施琅将军率兵挥师入台击败郑克爽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并殉职在台,还有清末两广总督沈葆桢公(民族英雄林则徐女婿)为台湾建设以及防卫做了大量工作的卓越成就,他为人正义廉洁奉公甚至冒着性命危险请奏清廷为郑成功“平反昭雪”(自康熙皇帝收复台湾后就一直把郑成功等将士定为“乱臣贼子”长达200年,在台严禁老百姓奉祀郑成功等收复台湾而牺牲的将士神灵,违者斩),并得到同治皇帝的准奏特批准在台南公开建置“郡王祠庙”主神奉祀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功之臣的沈氏祖先沈诚将军、沈瑞将军、沈斯奄、沈全期等神位都配祀“郡王祠庙”,让台湾同胞为纪念郑成功等官兵将士公开祭拜,沈葆桢公并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在台湾台南赤嵌楼撰写对联歌颂郑成功“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了极一生无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言人”此亲笔石勒在台南文昌阁,现已移存在台北市历史博物馆,从此使郑成功等收复台湾的英雄事迹得到弘扬千秋留铭等等铁的历史事实,驳斥了“台独”分裂分子分裂中华民族、分裂祖国背叛13亿中国人民背叛祖宗的罪恶行为,中央电视台四套国际台并在漳州沈氏发祥地录制电视节目《台湾同胞根在大陆??台湾沈姓根在漳州》,在黄金时间向全世界进行多次播出,引起台湾广大同胞和海外广大侨胞极大反响,并纷纷来电来信要中央电视台采访沈济清先生的发言稿,连续印制了300多本不取分文,赠送给海内外同胞,节目播出后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此电视节目在众多对台宣传音像制作中于2001年5月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对台宣传音像制品”一等奖,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颁发证书。
16、此时,清郑两军众寡悬殊,而施琅又谙习水师军务。
17、母为施琅的妾侍赵月娥。
18、大门脊檩上保留有“大功德主将军靖海侯兼官福建水师提督军务施琅重建”铭文。
19、当晚,施琅率舟师泊于西屿头。
20、直至解放后,1960年由人民政府扶持创办外贸出口花生名牌“永兴”,并在香港华康洋行注册“永兴”商标(面向国际市场,其寓意取自靖海侯施琅所赋“海静分明水月,山高咫尺神爝”),和国内外贸公司签定出口协议,大量出口永兴牌衙口花生。
21、也论施琅的气节问题
22、郑克?于是上表请降,驻守上淡水的虎卫镇何义也向施琅投降。
23、时至黄昏,施琅鸣金收军,打旗招降,郑军将军果毅中镇杨德等165人,率兵4853人投降。
24、著有《田叔禾集》十二卷,及《炎徼纪闻》、《西湖游览志》、《武夷游泳》、《龙凭纪略》、《行边纪闻》、《辽记》等,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南邦寄重”语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九月十六日康熙帝派员《谕祭(施琅)第三次文》:“上将权隆,控大洋而膺节钺;南邦寄重,开炎徼以作屏坦。
25、1683年,清朝派施琅率军统一台湾。
26、受到南少林尚武之风的熏陶,泉州不但出现了俞大猷、郑成功、施琅、林兴珠、陈化成等一大批名将,其遗风还渗透到民间习俗之中。
27、首先,站在汉民族角度,施琅是不折不扣的满清鹰犬,说他是汉奸一点也不为过。
28、施琅伴康熙皇帝出巡连云港海滨,白浪掀天的大海令康熙皇帝汹涌澎湃:大海太绚丽了,上午还是翻天巨浪,现在又是这样宁静可人。
29、张伟眼看众人都有嫌憎施琅之意,施琅也垂头丧气,便执意将施琅拉回自宅,摆上酒席,自与施琅两人共饮。
30、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留台差少肉。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
31、刘国轩侦知施琅央计乘南风进兵,立即调兵拨船,领兵2万余人、船200余艘,亲自指挥镇守澎湖各屿,企图候台风起,以逸待劳,不战而胜。
32、施琅就叫同乡伙头军苏顺成去想办法,做一些较奇巧的好吃的干粮,来和面头、甜包这些一般的干粮“相甲”吃。
33、富、施一文一武,门当户对,但施琅的势焰和勋秩高出富鸿基百倍,而富鸿基虽科甲出身,免不了书生酸气。
34、再论施琅与清初开放海禁
35、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兵取得澎湖大捷,且看他是如何处置郑军俘虏的,“所获水军创残八百人,给以糜粥、酒?,遣医为裹伤傅药。
36、鉴于史学界在郑成功广施琅收复和统一台湾方面,在移民和闭关政策等方面已有较多研究,他确定了自己的研究重点,即主要研究海防地理认识状况、海防制度、禁海思想的渊源及其流变。1 8世纪对外交往,对外贸易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但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限制对外交往,如设立行商制度、实行一口贸易、限制人民出海,限制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和种类,闭关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极为不利。
37、郑克填于是上表请降,驻守上淡水的虎卫镇何义也向施琅投降。
38、这里还生长着一株200年前来自台湾的果树--洋蒲桃,相传是清靖海侯施琅将军的部将从台湾带回故乡移植栽种的,至今仍生机勃勃,年年结果。
39、施琅生得“颐广额宽”,大宣以为是贵人相,心中暗喜,严加管教,“授经课督益无虚日”,希冀施琅日后成为公侯将相。
40、埔顺济宫则是清靖海将军施琅平台前求签祈求女神庇佑处,平台胜利后,他敬奉“靖海清光”木匾一方,以叩谢神明指点。
41、太子少系、靖海将军、靖海侯、兼管福建水师提督事务、臣施琅谨密题。
42、如果要对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以及施琅作出公正的评价,就应该抛弃以往历史研究中那种“汉贼不两立”的带有明显道德情绪化的思维方式。
43、八月,施琅疏报师入台湾,郑克?率其属刘国轩等迎降,台湾平。
44、收复台湾后,施琅连夜修书,奏请皇上重修三官堂。
45、在离环山杏田不远的地方,回首一千多年的时间,这期间马可波罗来过、施琅将军来过、弘一法师来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来过……杏田是韩大学士及其家人、族人开垦出来的村落,周边遗留了一些古代的遗迹,有两米多身高姿态优雅的文官石雕,有守墓的四位威猛武官石像,还有韩?亲自种植的大榕树,如今已枝繁叶茂,需五、六人方可合抱。
46、公元1682年,62岁的施琅率军东征台湾,次年攻克澎湖列岛,全歼郑军主力,迫使郑成功之孙郑克塽放下武器,拱手而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