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弩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58
更新于

踏弩:tà n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一种用脚踩踏机括而发箭的弓。《朱子语类》卷一三五:“﹝ 申屠嘉 ﹞乃 高祖 时踏弩之卒,想亦一朴直人。”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社会》:“武士有射弓踏弩社,皆能攀弓射弩,武艺精熟。”《水浒传》第二三回:“只见这十个乡夫,都拿着钢叉、踏弩、刀、枪,随即拢来。”★用脚踩动机关以发射弓箭的装置,所射出的弓箭比平常弓箭力量强大。《水浒传.第二三回》:「只见这十个乡夫,都拏着禾叉、踏弩、刀、枪,随即拢来。」

1、为抵御北方的民族入侵,宋王朝还支持民间的“弓箭社”、“踏弩社”、“英略社”等习武自卫的乡社,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民结合军事体育系统。

2、带领徒弟季子耕和屈娴、水镜,下山打探情报,刚刚走下山,却看到秦国的踏弩在追杀自己的弟子,没有办法,为了保护墨家大寨的安全,只有牺牲他们两个人,可是水镜毅然决定去救他们,于是大师兄决定先让屈娴和水镜先回墨家大寨报信,自己和季子耕去救幸存者。

3、以后有蹶张弩,用一脚开弩;后来又有踏弩,用双脚开弩。

4、另外,汉代的远射兵器里,弩的使用似乎比弓还要广泛,有手张弩(擘张)和脚踏弩(蹶张)之分,骑兵只能使用手张弩。

5、匈奴骑兵虽然精锐迅猛,即使面对弓箭也毫无惧色,但这‘踏弩’却比弓箭不知快上了多少。

6、机射类暗器有袖箭、弹弓、弩箭、紧背花装弩、踏弩、雷公钻等。

7、宋吴自牧《梦粱录?社会》:“武士有射弓踏弩社,皆能攀弓射弩,武艺精熟。城上列着踏弩硬弓,擂木炮石,窝铺内熔煎金汁,女墙边堆垛灰瓶,准备牢守城池

8、虽然有戎翟和木殊萨这等骑射高手在旁带着弓手自西北角向城中射箭,但匈奴的弓箭远远不及秦军的‘踏弩’,城上士兵又有城垛可供掩护,所以收效甚微。

9、第二三回:“只见这十个乡夫,都拿着钢叉、踏弩、刀、枪,随即拢来。

10、据《金史?兵志》载:“凡选弩手之制,先以营造尺度杖,其长六尺,谓之等杖,取身与仗等,能踏弩至三石,铺弦解索,登踏娴习,射六箭皆上垛,内二箭中贴者”,“又选亲军,取身长五尺五寸,善骑射者。

11、《岭外代答》载:“凡蛮瑶之弩,状如中都之?笪弩,盖不能弯弓,而皆能踏弩也。

12、如宋代的神臂弓,张弦时,弩手将弩机立于地上,脚踏弩机前的环,

13、也正是由于汉弩射程的增大,在射击技术上又发明了用脚踏弩而张之的蹶张技术。

14、两者都是于刀枪剑戟之类常规武器之外,借助鹰犬之力以伏“妖”,诗云:“名鹰搏?犬腾啮”;小说中二郎奉旨降妖,“即点本部神兵,架鹰牵犬,踏弩张弓,纵狂风,霎时过了东洋大海,径至花果山。

15、能在这个地方再度站在踏弩上面。

16、踏弩即蹶张弩,这种武器又叫做腰开弩,弩按拉弦方式可分臂张弩、腰张弩、蹶张弩等。

17、砍头组老二:大哥,幸好咱们有考上踏弩丙级执照可以派上用场

18、南宋时,临安也有弓箭社组织,据《梦粱录》载:“有射弓踏弩社,皆能攀弓射弩,武艺精熟,射放娴习,方可入社”。

19、由于踏弩的发射比较费时,而且持弩的士兵又不便兼用其他武器,所以弩手常在其他士兵掩护下编成“上弩”、“进弩”、“发弩”等组,轮番连续发射。

20、宋代民间有不少习射的社团组织,如“弓箭社”、“射弓踏弩社”等。

21、绘一人持盾握镖前行,另三人共踏弩张弦,皆备一镖,欲射前方一只老虎。

22、卷一三五:“?申屠嘉?乃高祖时踏弩之卒,想亦一朴直人。

23、只见这十个乡夫,都拿着禾叉,踏弩刀枪,随即拢来。

24、小说??《霸神天下》之第七章《重型踏弩》听莫读满口答应了,我这才以我一贯的淡然口气说道:“我要配备给狂战士的这种远程攻击武器的名字叫做‘踏弩’,那是一种类似于弓,但有比弓制作复杂,而且威力要强大很多的武器。

标签: 踏弩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踏弩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6884.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