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葫芦格:hú lú g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称“ 葫芦韵 ”。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昔 郑都官 与僧 齐己 、 郑损 辈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轆轤,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轆轤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其“先二后四”者,谓用韵时音近之字可合并而用,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如葫芦形,故名。
1、本书对古典诗歌中折腰体、应字格、辘轳体、葫芦格、盘中体、藏头体、神智体、拆字体、歇后体、独木桥体、叠字体、连珠体、宝塔体、连环体等四十三种杂体诗歌进行了论述。
2、【葫芦格】亦称“葫芦韵”。
3、由于雕刻葫芦格调新颖,雅俗共赏,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国家。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