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戎政:róngzhè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军政;军旅之事。晋潘岳《西征赋》:“掩细柳而抚剑,快孝文之命帅,周受命以忘身,明戎政之果毅。”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兼授卫军,戎政辑睦。”《明史·郭宗皋传》:“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清曾国藩《母弟温甫哀词》:“李君与温甫为婚姻,益相与讲求戎政,晨夕諮议。”
1、十月,李崇免官,元渊代总戎政。
2、十月?李崇免官?元渊代总戎政。
3、乱贼不生,兵戈静息,偃武修文,天下无不治,司寇戎政又悉惧哉!
4、【示例】唐?张说《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臣凭籍壑略,忝当戎政,神机密运,不待横草之功。
5、晋悼公在对待戎族的政策方面,采取了魏绎的和戎政策,即“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五也”《左传》襄公四年)。
6、及李崇徵还,深专总戎政。
7、南都再造,戎政尚书张国维首举王赞。
8、乃召炳然为兵部尚书,协理戎政。
9、评曰:“以吾叔父之相貌才略,术数权谋,可作戎政司马,其功名断不在张铜梁、吴环州之下,惜乎其宫室器具之奉,富埒王侯,岱所谓亵越之太甚者,正谓此也”,诚中肯不易之论。
10、统率三大营,设立戎政府,总督京军和边兵。
11、秋七月辛丑,太监曹化淳提督京营戎政。
12、二十四日,又任命太监张彝宪总理户、工二部钱粮,唐文征提督京营戎政,王坤往宣府,刘文忠往大同、刘允中往山西,各监视兵饷。
13、道光十四年(1834),他在《综核名实疏》中,对诸多国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崇学校以绝邪教,查保甲以靖会匪,修水利以除水患,广积储以备赈施,严校阅以肃戎政,严防禁以靖海洋。
14、11月,太监曹化淳受命提督京营戎政。
15、传》:“?盾?志怀忠密,识用常慎,当官平允,处务勤恪,必能缉斯戎政。
16、常叹公府不案吏,然以董御戎政,复有威克之宜,乃下教曰:“夫先王驭世,明罚敕法,鞭扑作教,以正逋慢。
17、都城被兵,命协理戎政。京师被兵,大臣大获谴。
18、嘉靖十三年(1533年)陈志敬以“戎政疲剧”而“恳休归里”。
19、因此又与琰书曰:“柳伦来奔,具相申述,方承足下迹缠秽乱,心秉忠诚,惘默穷愁,不亲戎政。
20、臣以常人,才不佐世,忽蒙殊遇,不复自量,遂从戎政。
21、因得严嵩庇护,冒功加太子太保,总督京营戎政。
22、清理戎政,寻晋左辖。
23、予自办理京营戎政叨任司寇,思治天下之要,莫先于崇本睦族。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