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疏阔:shūkuò 基本解释:(1)[poorly-conceived]∶粗略;不周密天下初定,制度疏阔。——《汉书·贾谊传》(2)[distant]∶迂阔;不切合实际疏阔之言(3)[alongseparation]∶久别疏阔思良会(4)[standoff]∶疏远;不亲密兄弟疏阔(5)[scatteredandspacious]∶稀疏宽阔最下层的拱门简单疏阔,是载重的样子。——《威尼斯》●详细解释:亦作“疎阔”。1.粗略,不周密。《汉书·贾谊传》:“天下初定,制度疏阔。”《隋书·刑法志》:“陈氏承梁季丧乱,刑典疎阔。”宋曾巩《本朝政要策·义仓》:“神龙之后,纲理疏阔,而义仓遂废殆尽。”2.指疏忽。唐张九龄《敕天仙军使张待宾书》:“近知贼下烧此,安然即去,竟无斥候,来不预知,如此防边,无乃疎阔!”3.迂阔,不切实际。《汉书·沟洫志》:“御史大夫尹忠对方略疏阔,上切责之,忠自杀。”唐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宋史·赵安易传》:“安易略涉书传,性强狠,好谈世务,而疎阔不可用。”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然以二人之论匈奴者相较,则可见贾生之言,乃颇疏阔,不能与鼂错之深识为伦比矣。”4.疏远,不亲近。《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广汉太守蜀郡何祗,名为通厚,嶷宿与疎阔。”《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非唯交友离异,乃亦兄弟疏阔。”《红楼梦》第六六回:“那三姐儿的脾气,贾珍早已领过教的,那里还敢招惹他去?所以踪跡一发疏阔了。”5.指宽阔。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十六:“我知道第四行和第五行中间太疏阔了,看去便觉得不接气。”6.久隔;久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宋苏轼《郊祀奏议》:“三年一郊,已为疏阔。”元虞集《次韵阿荣存初参议秋夜见寄》:“疏阔思良会,淹留到不才。”《再生缘》第五六回:“今日叫他来作伴,真正是,多时疎阔又相亲。”叶圣陶《苦辛》:“经年的疏阔,乘此可以作亲热的探访。”7.犹豁达。胸襟开阔。三国魏嵇康《卜疑》:“有宏达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8.渊博。清谭献《<明诗录>序》:“有明取天下最正,养士最优,世变虽亟,而雅好文章,问学疏阔,犹慕稽古。”★◎疏阔shūkuò(1)[poorly-conceived]∶粗略;不周密天下初定,制度疏阔。——《汉书·贾谊传》(2)[distant]∶迂阔;不切合实际疏阔之言(3)[alongseparation]∶久别疏阔思良会(4)[standoff]∶疏远;不亲密兄弟疏阔(5)[scatteredandspacious]∶稀疏宽阔最下层的拱门简单疏阔,是载重的样子。——《威尼斯》★时地有所阻隔,而情谊疏远。【造句】兄弟疏阔★初创、不够详备。【造句】制度疏阔★不精密、不详备。《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天下初定,制度疏阔。」唐.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时地有所阻隔而情谊疏远。《南史.卷二三.王诞传》:「非唯交友离异,乃亦兄弟疏阔。」
1、(18)又如:疏慢(疏远而怠慢);疏阔(疏远);疏异(新鲜别致之意);疏落(疏远;冷落);疏木(疏远);疏外(疏远见外);疏斥(疏远排斥)。
2、汉革其风,矫枉过正,禁网疏阔,遂漏吞舟。
3、疏放:疏阔放达,不受礼法或世俗之见的束缚。
4、世人咸信舒曼在奏鸣曲形式的桎梏下窒碍难行,他的转折过门极其困难淤滞,展开部笨拙疏阔,不怎么高明。
5、荀子“法后王”的思想是在积极地回应历史的要求背景中提出来的,它不是荀子思想的全部内容,也不是唯一内容,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它在荀子思想中的位置:荀子思想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道”与“统”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荀子强调“法先王”,这实际上是儒家学说的理想层面,是荀子思想的终极目的,表现了荀子对孔孟思想的继承;第二个层次则是“制度”层次,这是荀子思想最有特色的部分,表现了荀子对孔孟思想的发展,实际上是荀子开辟的走向儒家理想的新通道,是儒学与政治接轨之榫卯,是解决儒学与政治疏阔的有效方法。
6、在消除乱源、实现理想的方式、途径上,他们是迂远疏阔的。
7、(2)又如:疏阔(远离;不在一起);疏少(稀少);疏微(稀少);疏班(稀疏地布列);疏细(稀疏而纤细);疏网(稀疏的网。
8、先生称这种疏阔的但却固着于生产与生活的纪时法为“火历”。
9、《卜疑》:“有宏达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
10、《本朝政要策?义仓》:“神龙之后,纲理疏阔,而义仓遂废殆尽。
11、除秦苛法,约法省刑,禁网疏阔,治民尚清静宽舒,以求百姓安辑。
12、晁错为内史时,他「惩恶亡秦之政」,对法令进行更定,「论议务在宽厚」,于是在文帝时期「禁网疏阔」,「是以刑罚大省」,每年天下断重罪者仅四百,人民所受压迫比秦代显着减轻。
13、时仪法疏阔,知古援据故典,参酌国俗,与汉仪杂就之,使国人易知而行。
14、东魏吏治腐败,官吏们“禁纲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
15、非唯交友离异,乃亦兄弟疏阔。
16、显然它好像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向前冲去,它不再回顾,迈着轻盈疏阔不受拘束,但很坚定的步子,跳过来了。
17、明张居正《考满辞加恩疏》:“敝风因循而未振,实效疏阔而罔臻。
18、何绍基的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
19、坟茔位于今夏县水头镇小晁村北侧一华里,背依鸣条岗,前临故都安邑,方圆平旷疏阔,阡陌交错。
20、魏初禁网疏阔,民户隐匿漏脱者多。
21、此图结构疏阔,山石崖壑间云移风动,具空灵幽澹之趣。
22、词场竟疏阔,平昔滥吹奖。
23、《汉书?游侠传序》:“及至汉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改也。
24、遽致于陵迟,汉网实因于疏阔。
25、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上》:“及汉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正。
26、据《汉书.刑法志》载?汉兴之初?约法三章?刑网疏阔。
27、尤其他的行书在魏晋基础上变为己意,运笔壮阔劲挺,勾划转折有力,气脉连贯;结字注意错综变化,笔划圆匀,结体潇洒,疏阔开朗,显出古朴又烂漫的情趣。
28、时禁网疏阔,州郡之职,尤多纵弛,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州境肃然,莫不敬惮。
29、《汉书?游侠传》分析游侠兴起的背景时所谓“禁网疏阔,未之匡改也”,应当说是客观的分析。
30、及至汉兴,禁网疏阔,未之匡改也。
31、于时犹承高祖和平之后,禁网疏阔,户口多漏。
32、《北齐书?儒林传序》:“幸朝章宽简,政网疏阔……纵有游惰,亦不检治,皆由上非所好之所致也。
33、大内规制纪略》:“神庙临御久稀,禁网疏阔。
34、《考满辞加恩疏》:“敝风因循而未振,实效疏阔而罔臻。
35、宋曾巩《本朝政要策?义仓》:“高宗又开杂用之禁,神龙之后,纲理疏阔,而义仓遂废殆尽。
36、耳听渔歌而心羡江上,清风白云,取之不竭,词人不禁生起散发扁舟之意,况醉后疏阔纵放,无所顾忌更不怕连天波浪。
37、刘潜传》:“时政网疏阔,百姓多不遵禁。
38、史书称,从此以后社会“风气笃厚,禁网疏阔,刑罚大省”,以至一年之中仅“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焉。
39、上以炎论议疏阔,遂罢炎相,为左仆射。
40、荀子不反对“法先王”,但他主张要明了“先王”的“道”与“统”,也就是“先王”思想的纲纪,“法先王而不知其统”就会迂远疏阔,无
41、洞腔前部,空旷疏阔,一丛斗艳弄姿的高大“石花”旁,珠玑点缀的“霸王盔”,神奇阳刚,堪称宫中一绝。
42、但核心动机所传达的疏阔、空灵的思维意境;不是出现的游弋散板带来的荡胸涤腑的感觉;时隐时现、环环相扣的行腔;更有甚者,乐曲最后将琴弦放至松弛状态,轻弹婉钩,全曲在空灵婉约中消逝,形成“音外之味”等等,深刻体展现中国音乐以写“意”为归旨,以传“韵”为核心的审美品格;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悲”之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即“哀怨”与“悲凉”。
43、十哲还都讲究笔调疏阔,直捷晓畅,不用事典,不设繁词累意,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44、主阔,魏初,禁网疏阔,人户隐匿,漏脱者多。
45、与此同时孔孟表现出对国家生存安全的疏阔,孔子进行过一次军事行动,即定公十二年的“堕三都”,其出发点是应古代君臣之礼,“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古之制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