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次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52
更新于

待次:dài c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依照次序,不躐等。《荀子·王制》:“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 杨倞 注:“不以官之次序,若 傅説 起版筑为相也。”2. 旧时指官吏授职后,依次按照资历补缺。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士有待次之滞,官无暂旷之职。” 宋 苏轼 《试馆职策题》之三:“官冗之弊久矣,而近岁尤甚,文武之吏待次於都下者,几数千人。”3. 泛指候补者。《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元年》:“初,大学置内舍生二百员,官为给食。至是待次盖百餘人。”

1、《韩非子?诡使》:“今士大夫不羞污泥丑辱而宦,女妹私义之门不待次而宦。

2、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士有待次之滞,官无暂旷之职。

3、适有旨职事官无待次,改差浙东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

image.png

4、宋苏轼《试馆职策题》之三:“官冗之弊久矣,而近岁尤甚,文武之吏待次於都下者,几数千人。

5、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英》:“窃喜弟得佳妇,然恐其佻达招议。”《明史?张昭传》:“生徒亦往往玩?岁月,佻达城阙,待次循资,滥升太学。

image.png

6、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邑令轻重》:“三年奏最,上台即以两衙门待之,降颜屈体,反祈他日之陶铸;而二甲之为主事者,积资待次,不过两司郡守。

7、清田兰芳《云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孙)墓志铭》:“于是又自荆赴部,投牒归,而待次于家。

8、宋苏轼《试馆职策题》之三:“官冗之弊久矣,而近岁尤甚,文武之吏待次於都下者,几数千人。策问有君主“求言于吏民”之意,策题一般以政事、经义等设问;答策则相当于“应诏陈政”,发表政见。

标签: 待次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常用造句

本文标题: 待次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7492.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