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未暇:wèixiá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没有时间顾及。汉张衡《东京赋》:“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汉刘桢《杂诗》:“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三国魏曹植《七启》:“﹝镜机子曰:﹞‘此肴饌之妙也,子能从我而食之乎?’玄微子曰:‘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闲哉!”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如右所言,大抵关於种类,而於情伪得失,未暇论也。”
1、示例若其研精覃思,则专门之学,斯固未暇。
2、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
3、盖少为方闻士,且生于典籍之区;乾隆朝佐当道治四库七阁之事,于名公卿老师宿儒,毕上下??,万闻千睹,因勒成《汉学师承记》八卷,使两汉儒林家法之承受,清代经学之源流,厘然可考。凡夫体国经野,考俗准治,正民类物,莫不厘然大备,于以佐王政之行也,胥在是矣,志既成,辱承问序,余自度岭而南,键户不出江门之风月,崖海之波涛,西樵白云之幽深奇谲,未暇一一尽揽。
4、黄?为朱子弟子之冠,亦云为未暇更定之本。
5、时冬末雪消,春日且至,命道此景作《长相思令》,捉笔立成,即此词。腾身遽起,未暇披衣而裸身跣足就案,捉笔疾书,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6、腾身遽起,未暇披衣而裸身跣足就案,捉笔疾书,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7、唐刘长卿《奉使新安寄使院诸公》诗:“未暇依清旷,牵役徒自劳。
8、《四库全书总目》说:“盖文房抄掇繁富,或未暇检详,故谬误?牾,往往杂见。
9、刘徽循故,未暇校新。
10、唐冯贽《<云仙杂记>序》:“取九世所蓄典籍经史子集二十万八千一百二十卷,六千九百馀帙,撮其膏髓,别为一书,其门目未暇派别也。
11、未暇作厩库,且先营一堂。一指中流矢,未暇去镞,急抽刀断之。
12、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13、实多会心,愿事阐发,以志在宗乘,未暇笔述。
14、《吕蒙传》“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远有冶父、东顾诸山环列,青黛如屏;近则市井纵横,人烟稠密。
15、历门数重,都未暇视。作洛之制,我则未暇。
16、儿子每蒙批问,适会葬老乳母,今勾当作坟,未暇拜书。
17、曹操方与袁绍相拒,未暇救之。
18、因循十年,未暇追述。
19、仕其地者补救不遑县志之修未暇及查榆志。
20、东汉刘祯的两句诗“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沉迷簿领书,回回目纷乱”把秘书人员埋头文稿,忘记用饭,不知早晚,头昏眼花的状况描写得十分形象。
21、《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22、《文选?刘桢<杂诗>》:“驰翰未暇食,日昊不知晏。
23、适因徙居未暇作序,无已,请即以笺代何如?
24、先生暮年耽逸,久未得请,予亦因政变身为逋客,未暇及此,湘绮先生旋复辞世。
25、盖文房抄掇繁富,或未暇检详,故谬误?牾,往往杂见。
26、旦曰:“臣得诗未暇再阅,有失上陈。
27、宋苏轼《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诗:“未暇然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
28、朝延虽从之,未暇改作。
29、久欲致书一问,以冗事甚多,日不暇给,夜间灯下尚不能了,故未暇及。”《宋书?礼志四》:“良由国家多难,日不暇给,草建废滞,事有未遑。
30、自术家者流兴,而其书蔓,又天下充栋汗牛,虽以画墁专其门者,犹不能竟其说,世皆谓禄命始於汉,予固未暇考信,独窃怪夫三代而上,官人以世,科目不立,以闾族党之繁,殷俊秀选造之升矣,夫岂无一人焉。
31、虞廷之赓歌康衢之民谣姑未暇,论至如国风雅颂四诗以位言之,则上自王公下逮小夫贱隶莫不有作以人言之其所居有南北东西之殊。
32、唐冯贽《<云仙杂记>序》:“退归故里,筑选书室以居,取九世所蓄典籍经史子集二十万八千一百二十卷六千九百馀帙,其膏髓别为一书,其门目未暇派别也。
33、推阴阳,探玄虚,极幽明,然后览道无穷,未暇细言。
34、太祖方取建康,未暇讨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