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拜伏:bài f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跪拜俯伏。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南阳张伯大》:“ 晏平仲 称善与人交,岂徒拜伏而已哉!”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拜伏揖让之节,升降盘旋之容,使足叙事,无令小碎。”《旧唐书·薛登传》:“策第喧竞於州府,祈恩不胜於拜伏。” 叶圣陶 《一个练习生》:“我看着他的拜伏的身躯以及连连点头的脑袋,不由得一阵心酸,淌下了眼泪。”2. 佩服的敬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 石敬塘 拜见 契丹 主,请问战胜的缘故。 契丹 主说了一套以后, 石敬塘 表示拜伏,实际是藉此献媚,装出像个孝顺儿子的样。”
1、久卧病床的一代女豪杰,闻之瞿然而起,拜伏受诏,感泣道:“老妇人朽骨余生,实先皇帝(崇祯)恩赐,定当负弩前驱,以报皇恩!
2、《旧唐书?薛登传》:“策第喧竞於州府,祈恩不胜於拜伏。
3、士庶,闻风争来谒见,望尘拜伏,日以万数。
4、下”,含有座下拜伏之意。
5、媚事者竟拜伏呼他为“九千岁”,各地督抚为他建生祠以祀。
6、准尝帅其徒过驸马都尉王繇,繇望尘拜伏;准挟弹命于繇冠,折其玉簪,以为戏笑。
7、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拜伏阶墀,增惧木谷。
8、渊圣北迁,茂实冠裳迎谒,拜伏号泣,请侍旧主俱行。
9、唐刘长卿《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横海,荒祠拜伏波。
13、由是?以义烈,擢拜伏波将军、给事中。
14、世?北面拜伏号恸,表请收葬;诏归其尸。
15、《上韩舍人书》:“自闲居十年,人事荒废,渐不喜承迎将逢拜伏拳跽。
16、诸少年俱向女子拜伏行礼,然后各献妙技。
17、一百三他具冠帻(整好衣冠)拜伏号泣,请求随行,却不为金人所许,最终忧愤成疾而卒;其弟滕祺及族人滕承,也同时被金人所掳,却是坚贞不屈。
19、上说“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
20、十二月辛卯,奏曰:“东宫贺礼,亲王及一品皇族皆北面拜伏,臣但答揖。
21、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万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烧京城。
22、行次城中,僧道父老拜伏道左,上遣近侍谕以“国家涵养汝辈百有余年,今朕无德,令尔涂炭。
23、薛登传》:“策第喧竞於州府,祈恩不胜於拜伏。
24、佛教遂风靡天下,王公士庶竞至礼谒拜伏。
25、明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郑秀峰闭关坐化,三十一年八月十五日明藩南渭王派孙菊波与永邑文人蒋湘崖来阳明山祖爷庵启关谛视,见其宛然如生,发爪尤长,遂顶礼拜伏,相扶披剃,衣履庄严,涅磐端坐,告之于南渭王。
26、元宇文虚中《古剑行》:“嶙峋折槛霁天威,将军拜伏奸臣泣。
27、成玄英疏:“擎手跽足,磬折曲躬,俯仰拜伏者,人臣之礼也。
28、玄宗敕宣翰林学士,拆开番书,全然不识一字,拜伏金阶启奏:“此书皆是鸟兽之迹,臣等学识浅短,不识一字。
30、形教,谓尊卑大小拜伏之事也。
31、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