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三分鼎足:sānfēndǐngzú基本解释:[likethethreelegsofatripod]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详细解释:谓一分为三,如鼎足之并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后汉书·窦融传》:“欲三分鼎足,连衡合从,亦宜以时定。”《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后来苏学士有古风一篇,单咏跃马檀溪事。诗曰:‘……三分鼎足浑是梦,踪跡空留在人间。’”★◎三分鼎足sānfēn-dǐngzú[likethethreelegsofatripod]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比喻三方势力均等、共存的局面。参见「鼎足而立」条。《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孙仲谋占了江东,刘玄德占了西蜀。」★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三方势力均等、共存的局面。见鼎足而立条。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孙仲谋占了江东,刘玄德占了西蜀。
1、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孙仲谋占了江东;刘玄德占了西蜀。
2、其中有几句是“襄阳会上王孙饮”,“一川烟水涨檀溪”,“马蹄踏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深如梦”。
3、而玺书盛称蜀、汉二主,三分鼎足之权,任嚣、尉佗之谋,窃自痛伤。
4、可以与他们三分鼎足,蒯通劝他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只有高材捷足者先得之。
5、王秦州不能收拔贤才,三分鼎足,而坐玩珠玉,以至于此。
6、神龛上镌有一副楹联:“辅跨荆益二州,遗恨三分鼎足;国承东西两汉,全凭一点忠心。
7、这样的政治因素不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所在吗?》第八八回:早知道三分鼎足,尽痴心六出祁山。
8、在彩霓市,有这样的三大家族??陆家、凌家和苏家,这三大家族在彩霓市的商业竞争中可谓是三分鼎足,互不相让。
9、同“三分鼎足”。
10、《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
11、起义动摇了刘汉王朝的统治,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后才有魏、蜀、吴三分鼎足。
12、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争夺王位一直不分胜负,韩信可以与他们三分鼎足,蒯通劝他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只有高材捷足者先得之。
13、1958年,礼乐公社党委书记陈杰征还亲笔题写了“一登龙门”、“二龙争珠”、“三分鼎足”三个奖匾。
14、【成语示例】三分鼎足浑是梦,踪迹空留在人间。
15、王者迭兴,千载难逢,是建齐桓公、晋文公之功业,来辅助国家;还是三分鼎足,连横合纵,也应该看时间而定。
16、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也。
17、欲遂立桓、文,辅微国,当勉卒功业;欲三分鼎足,连衡合从,亦宜以时定。
18、第八八回:早知道三分鼎足,尽痴心六出祁山。
19、二表深心透武略;三分鼎足见文韬。
20、至此西夏势力直抵玉门关,据有整个河西走廊,与宋、辽成三分鼎足之势。
21、不过,三潭在湖中呈犄角之势,宛如三分鼎足,却是真景真情。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