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礼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62
更新于

昏礼:hūnl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故称。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墨子·非儒下》:“昏礼威仪,如承祭祀。”《礼记·郊特牲》:“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於异姓,所以附远厚列也。”宋王谠《唐语林·方正》:“伺璟家有昏礼,将刺杀之。”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五》:“媵娣姪于昏礼,登孙尸于祭祀。”★  昏礼(婚礼)是成家之礼,也是所有礼的基础。昏与婚同。古人认为结婚是人生大事。在纵的方面,夫妇对上要同心协力,奉事宗庙祭祀、父母亲属长辈;对下则创造继起的生命,以延续到永远。在横的方面,有加强社会中家族间联系的积极意义。在昏礼的过程中,须由男方采取主动,以合乎刚柔屈伸之理;纳币时不为虚让之辞,倡示妇人以信事人之德;亲迎奠鴈,因为鴈是雌雄守一生的候鸟,奠鴈礼极敬慎郑重,明示男女有别,立夫妇之义;期能亲和团结,使父子间更加亲爱笃厚,上下各安其位,因此经由昏礼可奠定所有礼的基础。〔礼记·郊特牲〕中说:「天地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称,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币必诚,辞无不腆,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妇德也。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执贽以相见,敬章别也。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昏礼时新人共牢而食,有夫妇同体之义,而新妇于第二天拜见公婆之节目,则表示被正式接纳承认,且有接替主妇的资格,所以新妇态度宜柔顺亲睦。〔郊特牲〕又说:「共牢而食,同尊卑也,故妇人无爵,从夫之爵,坐以夫之齿,器用陶匏,尚礼然也。三王作牢用陶匏。厥明,妇盥馈。舅姑卒食,妇餕余,私之也。舅姑降自西阶,妇降之阼阶,授之室也。」昏礼之精义大致如此,另〔礼记·昏义〕篇中亦有说明婚礼的相关文字,其中特别说:昏礼是成二姓之好,成男女之别,立夫妇之义,所以昏礼是礼之本,可见古人非常重视昏礼,因为结婚表示男女二人已经成熟,此后要负起做人的责任犹如〔中庸〕所说的: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是立身并承上启下的开始。--作者:陈章锡

1、【仪礼?士昏礼】?加于桥。

2、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3、又《昏礼》合卺而?。

4、据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後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几於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於庙,而拜迎於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於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5、《礼记?昏义》则日:“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6、周制昏礼没有夫妇拜堂之礼。

7、《仪礼?士昏礼》规定,男方“亲迎”要用全副的黑色装备(“载鬼一车”),可能是受这种风俗的影响。

8、【出处】《仪礼?士昏礼》:“卒爵皆拜。

image.png

9、【出处】《仪礼?士昏礼》:“妇席荐馔於房。

10、但昏礼和宵礼间相隔1小时10分钟为最佳时间

11、士昏礼,新婿着爵弁服,玄色上衣,?色帷裳。

12、《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

13、《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

14、仪式,古籍《礼记?昏礼》上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15、《仪礼?士昏礼》者出,请事入告。

16、考证:〔【仪礼?士昏礼】?加于桥。

17、《墨子?非儒下》:“昏礼威仪,如承祭祀。

18、作品有:话剧《丹心谱》等10余种;电影剧本:《夕照街》等15部;长篇小说《故土》中短篇小说集《女昏礼集》、《假面舞会》、《我是一个零》、《老舍之死》等;散文集《梦里青春》、《树叶集》等;传记文学《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历史文化散文集《中国读本》等;以及文艺评论集、诗歌集等。

19、土昏礼》载:“婚礼下达,纳采

20、《仪礼?士昏礼》。

21、〕谨照原文士冠礼改士昏礼。

22、《仪礼?士昏礼》:“请期,用?。

23、历代昏礼都有变化,主要有三书六礼

24、《礼记?郊特牲》:“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

25、亲迎”之礼,《仪礼?士昏礼》谓“主人爵弁、纟熏裳、缁,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妇车亦如之,有衤炎”。

26、《仪礼?士昏礼》赞洗爵酌?主人。

27、又昏礼娶问亦曰聘。

28、Cocoin kids系列童装将陆续上架,敬请期待!《仪礼?士昏礼》:“请期,

29、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30、《仪礼?士昏礼》“下达纳采”唐贾公彦疏:“未行纳采已前,男父先遣媒氏女氏之家,通辞往来,女氏许之,乃遣使者行纳采之礼。不平,闻杨氏新有宠,思有以结纳之为奥助,使仲通之长安,仲通辞,以国忠见,干貌颀峻,口辩给,兼琼喜,表为推官,使部春贡长安。

31、《仪礼士昏礼》者认为“:用雁为贽者,取其顺阴阳往来者。

image.png

32、古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33、《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34、士昏礼》:“酌玄酒,三属于尊。

35、又《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曰:‘勉之敬之。

36、《仪礼?士昏礼》皆有枕北止。

37、昏礼不贺,人之序也。?方正》:“伺?家有昏礼,将刺杀之。

38、《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39、参阅《仪礼?士昏礼》。

40、婚礼”:在《礼记.婚仪》“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昏礼者,礼之本也。

41、《礼记?郊特牲》曰:“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

42、郑玄注:“际会,昏礼交接之会也。

43、《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44、郑玄注《仪礼?士昏礼》称为“取其顺阴阳往来”。

45、《昏义》第一段曰:「昏礼者,将行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又曰:「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

46、据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47、影响,夫妇属于儒家“五伦”之一《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

48、——《仪礼?士昏礼》。

49、【仪礼?士昏礼】?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

50、先来说说我国古代婚礼仪式,古籍《礼记?昏礼》上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51、《仪礼?士昏礼》谓:“昏礼下达。

52、四邻猿鸟招呼惯,犹望晨昏礼磬声。

53、中国古代称婚礼为昏礼,多在黄昏举行。

54、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

55、《士昏礼》“纯衣、@(23)@(26)”,郑亦以为丝衣。

56、《西河合集?经集》:《仲氏易三十卷》、《推易始末四卷》、《河图洛书原舛编一卷》、《太极图说遗议一卷》、《易小帖五卷》、《易韵四卷》、《古文尚书冤词八卷》、《尚书广听录五卷》、《舜典补亡一卷》、《国风省篇一卷》、《毛诗写官记四卷》、《诗札二卷》、《诗传诗说驳义五卷》、《白鹭洲主客说诗一卷》、《续诗传鸟名三卷》、《昏礼辨正一卷》、《庙制折衷二卷》、《大小宗通绎一卷》、《北郊配位尊西向议一卷》、《辨定嘉靖大礼议二卷》、《辨定祭礼通俗谱五卷》、《丧礼吾说篇一卷附标记一卷》、《曾子问讲录四卷》、《春秋毛氏传三十六卷》、《春秋属辞比事记四卷》、《春秋条贯篇十一卷》、《春秋占筮书三卷》、《春秋简书刊误二卷》、《四书索解四卷》、《论语稽求篇七卷》、《大学证文四卷》、《大学知本图说一卷》、《中庸说五卷》、《四书剩言四卷补二卷》、《圣门释非录五卷》、《逸讲笺三卷》、《圣谕乐本解说二卷》、《竟山乐录四卷(古学复兴录)》、《皇言定声录八卷》、《孝经问一卷》、《周礼问二卷》、《大学问一卷》、《明堂问一卷》、《学校问一卷》、《郊社问一卷》、《经问十八卷补三卷》。

57、那时候的婚礼还叫做昏礼。

58、那时候的昏礼简朴干净,没有后世繁缛的挑盖头、闹洞房这类繁杂的玩意儿,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而后携手入洞房。

59、周制昏礼中,由母亲将其系在即将出嫁的女儿身上,称为“结缡”??《诗经豳风东山》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60、《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

61、又说:“筐,《士昏礼》所谓笄也……以贽见姑舅者。

62、《仪礼?士昏礼》规定,男方“亲迎”要用全副的黑色装备(“载鬼一车”),可能是受这种风俗的影响。

63、【仪礼?士昏礼】女次纯衣??。

64、《仪礼?士昏礼》赞启会?于敦南。

65、无大夫冠礼,而有其昏礼。”曾子问曰:“除丧则不复昏礼乎?

66、先来说说我国古代婚礼仪式,古籍《礼记.昏礼》上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标签: 昏礼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学生造句

本文标题: 昏礼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7886.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