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蔑如:miè r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汉书·东方朔传赞》:“而 扬雄 亦以为 朔 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 颜师古 注:“言辞义浅薄,不足称也。”《晋书·江灌传》:“ 灌 性方正,视权贵蔑如也,为大司马 桓温 所恶。”《明史·循吏传叙》:“吏治既以日媮,民生由之益蹙。 仁 宣 之盛,邈乎不可復追,而 太祖 之法蔑如矣。”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故一剑之力,即其权利,国家之法度,社会之道德,视之蔑如。”2. 犹不如,不及。《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以明德……虽 伊尹 格于皇天, 周公 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 李周翰 注:“ 伊尹 之高德上至皇天, 周公 之明德远照于四海,比之 曹公 则无如德者若此。”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昔 沛献 访对於 云臺 , 东平 齐声於 杨 史 , 淮南 取贵於食时, 陈思 见称於七步,方斯蔑如也。”《南史·齐纪上·高帝》:“高勋至德,振古絶伦,虽 保衡 翼 殷 , 博陆 匡 汉 ,方斯蔑如也。”★轻视。《魏书.卷三三.谷浑传》:「趣舍不与己同者,视之蔑如也。」
1、大蕲竹贵在作簟,色泽晶莹,有如琉璃、美玉,质地坚韧,劈蔑如丝,用于作簟,柔软如绵,折叠如布。
2、逮亡国,恒郁郁不乐,以故放浪形骸,期于适意……视荣利蔑如也。
3、由是政教不行,礼义大坏,鬼道炽盛,视王者之法蔑如也。
4、七十二君,信蔑如也!
5、皆不以才行相尚,不以轩冕为贵,虽布衣徒步,视公卿蔑如也。
6、许誉卿序更慨叹地说:予惟学士大夫平生穷经,一旦逢年,名利婴情,入则问舍求田,出则养交持禄,其于经济一途蔑如也。
7、及为大官,好任机数,专候权要,朝列中无势利者,视之蔑如也。
8、口出恶言污蔑如来神掌祖师,龙九州将他们教训了一顿,然后到阿茫家顺利拿到令牌。
9、晚清学者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焦?》中写道:“委宛羽陵方蔑如,广寒清暑殿中储。
10、《临清县志》载,吴秋辉“为人貌寝又不修边幅,而天才卓越,目空千古,视时辈蔑如也”。
11、遇高尚则倾盖如旧,见庸识虽王公蔑如。
12、《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13、自谓音节符于古乐府,隋唐以后蔑如也”。
14、居正无所推让,视同列蔑如也。
15、但是,安禄山惧怕阴狠毒辣、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对才能平庸的宰相杨国忠却“视之蔑如也”②。
16、《<社会通诠>商兑》:“至于都会,地当孔道,则五方杂错,民族不纯,祠堂之制,视之蔑如也。
17、虽处丧乱之中,颓然高迈,视荣利蔑如也。
18、素性疏而辩,高下在心,朝臣之内,颇推高?,敬牛弘,厚接薛道衡,视苏威蔑如也。闵帝即位,宏昭以为由己得立,故于庶事高下在心,及赦后覃恩,宏昭首自平章事超加中书令。
19、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故一剑之力,即其权利,国家之法度,社会之道德,视之蔑如。
20、所以昔之学道者,每刳心?志,岩栖谷饮,冀明已躬下事,其视华堂大厦蔑如也。
21、一百三就因为鲁迅的性格,严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如,皜皜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动烈如秋霜,很有一部分和孔、嵇二人相类似的缘故。
22、困于乡闱,十试十荐,光绪五年(1879)始举于乡,但视之蔑如。
23、一百四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如,皜皜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动烈如秋霜,很有一部分和孔、嵇二人相类似的缘故。
24、王、庾名重两国,吾视之蔑如。
25、《汉书?东方朔传赞》:“而扬雄亦以为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
26、将军渊规内断,忠谟外举,受律扬旌,克申庙算,虽方叔之制蛮荆,召虎之扫淮浦,匹兹蔑如也。
27、《南史?齐纪上?高帝》:“高勋至德,振古绝伦,虽保衡翼殷,博陆匡汉,方斯蔑如也。
28、旧勋若此,新宠蔑如;或不延厚于忠臣,将何劝于义士?宜崇亚列,再贰徐方。
29、通志堂(按,纳兰性德斋名)藏书虽多,其精粹蔑如也。
30、仁宣之盛,邈乎不可复追,而太祖之法蔑如矣。
31、时间长了,反倒看不起那些清廉自守之士,“视文雅清流之士,蔑如也。
32、《晋书?江灌传》:“灌性方正,视权贵蔑如也,为大司马桓温所恶。
33、巢、戴大明之世方之蔑如也。
34、时佃夫及王道隆、杨运夫并执权,亚于人主,巢、戴大明之世,方之蔑如也。
35、谨寻汉氏推恩加爵,于时承秦之弊,儒术蔑如,自君作故,罔或前典,惧非盛明所宜轨蹈。晚清学者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焦?》中写道:“委宛羽陵方蔑如,广寒清暑殿中储。
36、为相,禄山视之蔑如也。
37、素性疏而辩,高下在心,朝臣之内,颇推高?,敬牛弘,厚接薛道衡,视苏威蔑如也。
38、许誉卿序更感慨地说:“予惟学士大夫平生穷径,一旦逢年,名利婴请,入则问舍求田,则出养交持禄,其于经济一途蔑如也。
39、观其志也,自陛下之外,视之蔑如。
40、浑正直有操行,性不苟合,趣舍不与己同者,视之蔑如也。
41、虽洙泗之间,学者所集,方之蔑如也。
42、由是政教不行,礼义大坏,鬼道(佛教)炽盛,视王者之法蔑如也。
43、未可任其稍有晦塞于其间,以致先圣制作之精意蔑如也。
44、一百三按许寿裳的说法,鲁迅的性情“严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如,皓皓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劲烈如秋霜”,正与嵇康相通。
45、【出处】《北史?序传?李仲举》:“寻以疾归,以琴书自娱,优游赏逸,视人世蔑如也。
46、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如,皜皜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动烈如秋霜,很有一部分和孔、嵇二人相类似的缘故。
47、《<社会通诠>商兑》:“今宗法必有差愈於古宗法者,古宗法亦有差愈於甄氏所见之宗法者。《<社会通诠>商兑》:“至于都会,地当孔道,则五方杂错,民族不纯,祠堂之制,视之蔑如也。
48、洪生巨儒,朝夕讲诲,??如也,虽洙泗之间,学者所集,方之蔑如也。
49、按许寿裳的说法,鲁迅的性情“严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如,皓皓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劲烈如秋霜”,正与嵇康相通。
50、中官高品者,毛仲视之蔑如也;如卑品者,小忤意则挫辱如己之僮仆。
51、又如:蔑如(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蔑贱(犹微贱)。
52、就因为鲁迅的性格,严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如,皜皜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动烈如秋霜,很有一部分和孔、嵇二人相类似的缘故。
53、据《临清县志》,吴秋辉“为人貌寝又不修边幅,而天才卓越,目空千古,视时辈蔑如也。
54、可是,地下室管理人茂年及日炳发现如意救走她们,决定烧毁货仓,诬蔑如意纵火!
55、守者环甲露刃状狰狞,穷日夜不少瞬,顾视之,蔑如也。
56、’之说,山谷、后山、简斋,尚在人口,其下则蔑如也。
57、是时王浚盛于幽州,苟?盛于青州,然绍视二人蔑如也。
58、绅土……雅重儒术,但有实学,即一介寒儒咸相钦敬,若不知诗书,虽称豪富,视之蔑如也。
59、《南齐书?高帝纪上》:“昔保衡翼殷,博陆匡汉,方斯蔑如也。
60、三莽确信鬼可缚,意中已视鬼蔑如矣,其气焰足以慑鬼,故鬼反避之也。
61、困于乡闱,十试十荐,光绪五年(1879)始举于乡,但视之蔑如。莫识其真,弗达其情,虽异而高之,与向之非怪者,蔑如也。
62、问叟所长,皆蔑如也。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