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绛囊:jiàngná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红色口袋。宋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二》:“陈文忠为枢密。一日,日欲没时,忽有中人宣召,既入右掖,已昏黄,遂引入禁中……尧叟悚慄危坐,上语笑极欢。酒五六行,膳具中各出两絳囊置羣臣之前,皆大珠也。”2.喻草木之红色花果。唐皮日休《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感而有寄》诗:“一夜春工绽絳囊,碧油枝上昼煌煌。”宋蔡襄《荔枝谱》三:“暑雨初霽,晚日照曜,絳囊翠叶,鲜明蔽映,数里之间,焜如星火。”
2、茱萸绛囊起源于东汉蔡人桓景登高避灾,俗成于晋、唐,盛于宋、明、清时,为天下华人重阳佳节的必佩之物。
3、传说汉代桓景一家,因佩带了盛茱萸的绛囊,竟避免了一场灾祸。
4、于是向绛囊中取撮要一册以授客。
6、宜亟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7、茱萸绛囊作为一种民俗手工艺品,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已成为重阳节的一种标志物和符号,寄托着老百姓禳灾祈福的美好心愿。
8、绛囊本身为女红,又为女性佩戴物。
9、上为散,三角绛囊贮1两,带心前并门户上。
10、分,乌头二钱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角绛囊盛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数沸,举家东向,从少至长,次第饮之。
11、二00六年张社缝制的茱萸绛囊参加在深圳举办的全国工艺品展销会,二00六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
12、宋陆游《庵中晨起书触目》诗:“朱担长瓶列云液,绛囊细字坼龙团。茱萸绛囊和端午节香囊相比,内装材料不同,造型也不同,功
13、《绛囊撮要》验方著作。
15、重阳节,登高望远,佩绛囊,喝菊花酒,吟诗赋曲。
16、再看元代诗人张弘范的妙辞:“猩血谁教染绛囊,绿云堆里润生香。
17、【用法用量】天行时疫用绛囊盛之,悬之当胸,则不传染。
18、《山枇杷》诗:“紧缚红袖欲支颐,慢解绛囊初破结。妪至其家,五可方病,靠枕支颐,婀娜之态,倾绝一世。
19、方出《奇方类编》卷上,名见《绛囊撮要》。
20、上将一枚纸裹封了,绛囊盛之,男左女右系患者臂上,勿令病患知此物。
21、即出诸绛囊中,乃田家稼穑圆。
22、自民国至今,尤其是建国以来和受十年动乱的冲击,该项民间工艺技术濒危现状严重,能缝制茱萸绛囊者寥寥无几。
23、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24、酒五六行,膳具中各出两绛囊置?臣之前,皆大珠也。
25、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
26、⑩《绛囊摄要》二妙散由蒲黄炒黑,海螵蛸各等分组成,主治舌肿出血,另一方由木瓜一两,干丝瓜络五钱组成,主治虚火牙龈肿痛。
27、本幅左侧自题:“绿幄翠笼文谷皱,绛囊包就寸珠圆。
28、日三夜二,以知为度,绛囊盛带,男左女右一方寸匕,省病问孝不避,夜行涂鼻人中,晨昏雾露亦涂之,忌猪肉冷水生血物生菜等。
29、《山枇杷》诗:“紧缚红袖欲支颐,慢解绛囊初破结。
30、宋陆游《庵中晨起书触目》诗:“朱担长瓶列云液,绛囊细字坼龙团。
31、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32、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