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奸心:jiān xī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坏心思;作恶之心。《荀子·非十二子》:“故劳力而不当民务,谓之姦事;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姦心。”《汉书·诸侯王表》:“是故 王莽 知 汉 中外殫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惮,生其姦心。”《隋书·刘昉传》:“口请自新,志存如旧,亦与 士彦 情好深重,逆节姦心,尽探肝鬲。”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今置在 容州 ,则 邕州 兵马必少,贼见势弱,易生姦心。”
1、大举结合军队,表面上是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实则上是怀有奸心的,应该谨慎决定计策,召还大军。
2、以逞奸心,募取屯田,加其复赏,阻兵安忍,坏乱旧法。
3、苟有奸心,其在子孙乎!
4、抗联将士多忠烈,日寇汉奸心胆寒。
5、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6、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
7、中宗严明,二竖不敢容错其奸心也。
8、《天地会诗歌选?把守乾坤圈歌》:“忠心义气为兄弟,奸心必定五雷焚。10、恪之在诸王中诚英果人也使恪而不死於无忌之手则武氏之奸心犹有所忌。
9、山村人民永远诅咒罗咤神“罗咤神,祸事佬,奸心想架黄龙桥,害人民,剐万刀,坏事多多罪难逃。
10、自以为宗室(31),包藏奸心,乍前乍却(32),以观世事,据有当州(23),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11、《隋书?刘?传》:“口请自新,志存如旧,亦与士彦情好深重,逆节奸心,尽探肝鬲。
12、微笑还具有隐情演化的特征,有时是高傲、鄙视、虚伪、狡奸心态的一种缓冲形式。
13、父子正好同怀奸心。
14、十月初四,再受康熙帝责,谓其自幼性奸心妄,邀结苏努为党羽,并言其妻“嫉妒行恶”。
15、出则千余人露刃相随,日杀不辜,道路以目,常虑我师问罪,奸心百端。
16、现在,台湾‘台独’分子别有用心地对《台湾论》加以赞赏,充分暴露了其数典忘祖的‘汉奸心态’。至于恶人,
17、这也是另一种汉奸心理状态吧。
18、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
19、②元韦居安《梅?诗话》卷上:“《美人对镜歌》云:‘媸妍一镜固两般,狐妇怀奸心胆寒。
20、《汉书?诸侯王表》:“是故王莽知汉中外殚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惮,生其奸心。
21、《隋书?北狄传?突厥》:“臣既蒙竖立,复改官名,昔日奸心,今悉除去,奉事至尊,不敢违法。
22、《荀子?非十二子》:“故劳力而不当民务,谓之奸事;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
23、《黄家贼事宜状》:“今置在容州,则邕州兵马必少,贼见势弱,易生奸心。
24、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
25、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26、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陆逊传》)。
27、正由于两者紧紧相连,结合得当,于是一种针砭世情、痛斥奸心的愤恨之情表现得既鲜明又新颖。
29、小人不明理道,所见既浅,虽使竭情尽节,犹不足任,况其奸心素笃,而憎爱移易哉?
30、但面对锄奸心惊肉跳,深居简出。
31、启民上表谢恩曰:「臣既蒙竖立,复改官名,昔日奸心,今悉除去,奉事至尊,不敢违法。
33、口请自新,志存如旧,亦与士彦情好深重,逆节奸心,尽探肝鬲。
34、案崇近臣,罪恶暴著,而宝怀邪,附下罔上,以春月作诋欺,遂其奸心,盖国之贼也。
35、《明史纂修考略》谓:“王鸿绪目睹同馆凋谢,史事阑珊,遂生攘窃他人成稿之奸心。
37、将谋密,则奸心闭;士众一,则军心结;攻敌疾,则备不及设。
38、【包藏奸心】犹言包藏祸心。
39、日:盖里相坐而已,禁尚有连于已者,理不得不相窥,唯恐不得免、有奸心者不令得志,窥者多矣。
40、出处《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41、奸臣介胄,指朝廷不知萧正德奸心,反而还任命他为平北将军去拒阻叛军。
42、刘表自以为宗室外,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