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

作者:造句网
围观群众:84
更新于

丹田:dān tián 基本解释:[dantian elixir field;pubic region] 重要穴位;指人体脐下一寸半或三寸的地方●详细解释:1. 人体部位名。道教称人体有三丹田:在两眉间者为上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脐下者为下丹田。见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一般指下丹田。《黄庭外景经·上部经》:“呼吸庐间入丹田。” 务成子 注:“呼吸元气会丹田中。丹田中者,脐下三寸阴阳户,俗人以生子,道人以生身。”《水浒传》第五六回:“ 徐寧 听罢,只叫那连声的苦,从丹田底下直滚出口角来。”2. 针灸穴位名。腹部脐下的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四个穴位都别称“丹田”。★◎ 丹田 dāntián[dantian elixir field;pubic region] 重要穴位;指人体脐下一寸半或三寸的地方★  丹田有三义。1.指下丹田。〔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三宫章第十七〕:「下元丹田者,乃真水之根蒂。丹田不振则精不漏,而神不死。一死谓之脑漏入精,二死谓之神移入肾,三死谓之精泄神散。」2.谓玄都境之田。实指上丹田。〔皇经集注〕卷二「景秀丹田,芝草绵覆。」原注:「丹田,玄都丹陛之田耳。管见云:「卜身有天地,阴阳之元秘不交……与天上何殊,丹田御神之地,奇景秀见。」3.一般分为上、中、下三丹田。一丹田泥丸,又名祖窃、乾顶、天谷、内院,在两眉之间。中丹田绦宫,又名黄堂,土府、规中、祖气穴,位在脐上。下丹田气海,又名天根、神炉等,位于脐内一寸三分。道教的内炼法以意守下丹田为最有效,它被称为百脉枢纽、生命根源,乃为性命之祖。其范围据〔金丹大要〕云:下丹田在脐之下,方圆四寸,一名太中极,又名太海。它能运转、储存真气,又系任督二脉等气运行的气点,故为内丹家所重。丹田一名,较早见于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后来〔黄庭经〕也有「回紫抱黄入丹田」之说,葛洪〔抱朴子.地真篇〕把丹田分为上中下,后为内丹家继承发展,成为内炼的重要部位。另外〔太上老君中经〕卷上称「丹田者,人之根也,精神之所藏也,五气之元也,赤子之府,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月水,主生子合和阴阳之门户也。在脐下三寸,附着脊膂,两肾根也。丹田之中,中赤左青右黄上白下黑,方圆四寸之中,所以在脐下三寸者,言法天地人。天一地二人三时四,故曰四寸;法五行,故有五色……丹田名藏精宫,神姓孔,名丘,字仲尼,传之为师也。」此为存思方术所说的丹田部位及形态,为较早的记载之一。--作者:李丰楙 ★人体脐下一寸半或三寸的地方。 【造句】用丹田运气呼吸,有益健康。 ★人体脐下一寸半或三寸的地方。《西游记.第二回》:「自顖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1、古语云下丹田修命,上丹田修性。

2、气若不散,即气海充盈,神静丹田,身心永固,自然回颜驻色,变体成仙,隐现自由,通灵百变,名曰度世,号曰真人。

3、说完,齿轮化为一道猥琐的金光,飞进陈知白的丹田,再也没了动静

4、吞口水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5、上丹田??印堂和玉枕穴的连线与卤门下垂线的交汇处,又称天目、天目穴、泥丸宫

6、一位是来自内蒙的同门,其人性烈如火,豪爽直率,一见贵宁就动起手来,果然拳如流星锤,腿似铁扫帚,砍瓜切菜般攻入阵中,谁知贵宁不躲不闪,不进不退,就只丹田速转,腰轴环滚,拳法横摆,终使流星锤在身旁飞来飞去,铁扫帚在左右摆来摆去,连战三局近不得门,贴不了身,气得烈汉照准一米见方的砖砌火炉一脚猛蹬,结果炉台“粉身碎骨”。

7、素华朱实今虽尽,碧叶风来别有情。丹田有气凝素华,君能保之升绛霞。

8、一百七说来也怪,本来冷暖二意交融极其融洽,一道若有若无的卦图都已然在丹田汇集,却突然涌出一道九色七芒。

image.png

9、以身炼阵,养丹田紫府为小天地,手即是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10、,鼻音丹田,头腔共鸣,操纵自如,嗓音之洪亮,竟如虎啸雷鸣。

11、引导上丹田之气下行至下丹田或涌泉。

12、再通过修习采纳宇宙真阴功于上丹田内涵育成珠,即可获得天眼通。

13、喷灯:使混合气体和氧气产生更炽热火焰的便携助燃剂,常用于接合、焊接和玻璃吹制此外还有凭着玛罕德14之魔法以海沙与空气制成,并由魔术师以丹田之气吹制的许多容器。

14、吹气方式宜以丹田之力(腹腔)稳定送出,一可避免太多口水,二可产生振音效果,让笛韵更为悦耳。

15、解剖而言,上丹田就是脑室系统,主要是侧脑室和第三脑室。

16、老师强忍住没有发火,她重复了一遍问题,可我迷迷糊糊地啥也说不出,就那样傻站着大约过了一分钟零十秒,老师不耐烦地说:你会不会呀?不会也吱一声啊!于是我气沉丹田很大声地说:吱。

17、臂向肋间收靠,势成双抱拳乳旁停,气贯百会,头上顶,目凝,丹田提劲,身:躯慢起至身姿正直端立。

18、此时,应依具体情况放弃意守丹田而改变意守其它部位或外景。

19、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丝丝元力,游走全身,伴同着从太阳火晶石里散发出来的一丝温热,最后一起聚集到林峰的丹田气海之中。

20、意守丹田法丹田是气功中常

21、此中“上丹田名泥丸宫,阳神归伏之本宫也。

22、孙磊先生巨字能写几十米乃至几百米,微画在零点几毫米的断面上挥毫,观者无不叹其奇绝,我亲自见过孙磊先生的几次现场作书作画,当我也怀着好奇,问及孙磊先生巨微书画要领时,孙磊说,就巨书来讲,不是单纯把字写大,它同样讲字体基本功、章法布局、韵律气势执笔要气沉丹田,腰肩力贯脚尖,意在笔先凝目,虚实要诡施多端,构图布阵更要奇,尺度才会有序巧变。

23、如学唱《击鼓骂曹》,先唱几句大花脸(曹操),鼻音丹田,头腔共鸣,操纵自如,嗓音之洪亮,竟如虎啸雷鸣。

24、以第一式的调气法,将内气归引入丹田丁一般练功者可在3至6个月后自然打通小周天。

25、胸区(胸口和两肩窝)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后缩两肩微向前合,锁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有助于气沉丹田。但这样的训练练就是一整天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每天如此以至于后来,胡翔的肩窝都磨起了泡、开了花、流出了血。

26、一般只指下丹田,乃为道家结丹之地。

27、即眼光观鼻,鼻下观心,心观丹田。

28、力生于骨,而达于筋,筋长力大,骨重筋灵,筋灵骨要缩,骨灵则劲实(手足四腕与脖项),则气自然开展,两肱横撑要平,用腕抱开合伸缩劲,两腿用提、挟、扒、缩、趟、崩、拧、裹劲,肩撑胯坠,尾闾中正神贯顶,脊背三关透九宫。要求两足平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臂弯曲轻轻向胸前平举,两掌高与乳平,掌心相对略偏向下,形如捧球;双目向前平视,头宜正直,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含胸拔背、尾闾中正,胸宽腹实,气沉丹田;周身放松,自然安舒,聚精会神摒除杂念,自然呼吸。

29、然后床上被子软垫折叠成斜坡状靠墙铺好,坡度约控制在40度左右,接着宽衣松带,双腿自然盘屈,仰卧在床上,靠被子或软垫,头与上身成斜直线,使小腹处于整个身位的低位,再全身放松、牙齿微合,舌抵上牙根,自然呼吸,返观内视小腹丹田,慢慢用意念将全身之气归于丹田,闭目养神约一至三分钟。

30、就是不要涉及跟呼吸有关的修练,举例说,打坐有很多种,有些是所谓的打坐,人们把什么都当作是打坐,所以才让我们混淆,打坐其实有不同的种类,所谓的持咒,人们覆诵咒语,也说那是打坐,所以令人混淆,有些人告诉你要注意呼吸、吐纳,这样他们也称为打坐;有些人向你说,注意力要随时放在丹田,那样他们也叫做打坐。

31、盘膝坐好后,按照书中的口诀所述,俞江宇凝神定气气沉丹田,开始试着运气练功。

32、金刚摩天临太空,气自丹田贯臂中。

33、已经练气功变成习惯的话,一天二十四小时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中无意识地已经自动的丹田呼吸了,同样观音修练也是一样,当你习惯之后,很自然的整天修练了。

34、沉:(气入下丹田)。

35、《太平经》亦言五行精神进入体内则为五脏神,并说“神长二尺五寸,随五行五藏服饰”,人能存思不止,“五藏神能报二十四时气,五行神且来救助之,万疾皆愈”稍后,才出现了三丹田神、上中下三部之八景神(共计二十四真),乃至各部位均有神灵的观念

36、多数气功家认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

37、;双目向前平视,头宜正直,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含胸拔背、尾闾中正,胸宽腹实,气沉丹田;周身放松,自然安舒,聚精会神,摒除杂念,自然呼吸。

38、36次,搅津而咽,送入两胁,再引归丹田,两手手掌放于两胁下。

39、如今,喻铭全力催动《龙虎劲》,丹田气息好似沸腾一般,疯狂运行起来,滋养着筋肉骨骼,五脏六腑。

40、内功只有积精累气一条正路,气在丹田任督间流行者为内功,亦称道功;由丹田积累而运达四肢全身筋骨皮者为正宗外功,此外还有一些不知运气的乡下把式以及旁门左道的外功。

41、一指五脏真气聚于上丹田。

42、两手下落至下丹田两侧

43、勒阳关法,自坤卦至乾卦方止,如此又一百日足,泥丸充实,返老还童,不类常人,采药就,胎仙完,而真气生,形若弹圆,色同朱橘,永镇丹田,而作陆地神仙。

44、速养丹田速养身,好将阴德济斯民。

45、他闭目呼吸,稍定片刻,气沉丹田,然后伸开双手,轻舒猿臂,走到金鼎跟前。

标签: 丹田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 诗社文学网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分类: 造句大全

本文标题: 丹田

本文网址: http://www.moushishe.com/post/58512.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