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词境:cí jì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词的意境。 清 王鹏运 《<彊邨词>序》:“自辛丑夏与公别后,词境日趋於浑,气息亦益静。”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无词境,即无词心。矫揉而彊为之,非合作也。” 王国维 《人间词话》二九:“ 少游 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1、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此为拟思归词,意近温飞卿同调诸词境。
2、下片转入议论,将词境拓深一步。
3、疏淡的笑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
4、词境幽远清雅。
5、从“清露晨流”到篇终,词境为之一变。
6、若序其缘起,不犯词境,斯为两美已。
7、少游词境最为凄婉。
8、从文种之墓把词境扩展到种山一带的古越林苑。
9、与《花间》词中“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的幽约词境相比,苏轼词的逸怀浩气、举首高歌,无疑是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界。
10、十四叠字,不过造语奇隽耳,词境深浅,殊不在此。
11、词境深浅,殊不在此,执是以论词,不免魔障。
12、这一词境的形成,在于其内心的哀怨。
13、过片二句,词境从江郊转为室内。
14、,变新枝为衰柳,与全首词境界不合。
15、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无词境,即无词心。王国维说秦观晚期词境变而为“凄厉”,此其一斑。
16、词境之幽深清苦,正暗示着词人心境之沉郁。
17、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无词境,即无词心。
18、这样的写法,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生生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将出来,深化了主题,扩大了词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9、旷远高明,又复低徊宛转,则此篇之词境,亦奇境也。
20、下三句则更加展开词境,词人说:此去异国他乡尚不知要多少时间,但待我重归杭城,只要看一看我头上新添了多少如霜白发,就完全可以验证我在外面经受了多少离愁的折磨!
21、这样的写法,真是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生生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将出来,深化了主题,扩大了词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22、有了这“一檠灯”,整个凄寒的词境也顿然增添了几分暖意。人们所能感受的是极限的暖,而相比它的是无比寂寞的凄寒。
23、词境静穆,不言愁苦,而使人更难为怀。
24、词境至此,已从黄昏绵延将至天明。
25、词境以桃花源结穴,馀味颇为深长。
26、王国维《人间词话》二九:“少游词境最为凄婉。
27、词境从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化出。
28、表现方法的革新,带来了词境的新变。
29、词境含蓄蕴藉,情意深长。
30、这是空灵的画境,是迷惘的词境。
31、尤见出词境之高。
32、词境至此,似乎山穷水尽;然而结笔二句却再兴波澜。
33、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无词境,即无词心。况周颐以为“风骨渐能骞举”(见《蕙风词话》)。
34、在创作手法上,李清照做到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因而其梅花词境界鲜明,耐人寻味。
35、谭献云:“南渡词境高处,往往出于清真。
36、自“夕阳闲淡秋光老”一句始,词境愈加凄清又无限延伸。
37、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
38、龙沐勋《清真词叙论》称他“教授庐州,旋复流转荆州,佗傺无聊,稍捐绮思,词境亦渐由软媚而入于凄惋。
39、卷一:“无词境,即无词心。
40、结句极美,将词境溶入一片红杏花之中。
41、此词境颇似之。
42、词境浑融,词味纯正而不失灵气,为当代少有。
43、虽然端木?的偏嗜王沂孙是由金伟君奠基,但如果他没有与祁?藻的这一番与宋末词心词境形神兼备的唱和,也许会动摇到他的词学理念。
44、他扩大了词境,改变了词风,开创了词作的新阶段,特别是开创了有别于传统的婉约词而自成一家的豪放词,使宋词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45、他扩大了词境,改变了词风,开创了词作的新阶段,特别是开创了有别于传统的婉约词而自成一家的豪放词,使宋词展现出全新的面貌,而影响了以后许多词人的创作。
46、而这首词的词境之美,自然与山阴居宅的环境有关。
47、太白【忆秦娥】哀而不婉、凄而不伤,词境开阔,读之悲壮之情油然而生,真是大手笔。
48、这里融诗景于词境,别有一番气象,而一“渐”字,更为初春即将解冻的溪水增添一股新的活力。
49、诗心词境,传神而妙。
50、五在创作手法上,李清照做到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因而其梅花词境界鲜明,耐人寻味。
51、即词境词格亦与之俱高。
52、词情词境,将客子之伤心难堪与梅花之伤心难堪交织处,将梅枝月下寒影之意象与客子羁劳憔悴之形象印合为一境,梅花隐然而为客子之象征,又隐然指向所忆之家园,可谓清新。
53、人言此地”以下三句,从延平津双剑故事翻腾出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
54、这对于开拓词境有积极的影响。
55、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
56、这首词的结句,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
57、两位写词大师姚谦与林夕,为小美贴身刻画出词境。
58、全词情景交融,细腻地营造出清丽哀愁的词境。
59、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60、正如叶嘉莹先生在《唐宋词十七讲》中所说,柳永的这类词成功的将词境“从春女善怀过渡到秋士易感”,真正写出了一个读书人的悲哀。
61、《扬州慢》大量化用杜牧的诗句与诗境(有四处之多),又点出杜郎的风流俊赏,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
62、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63、于是词境翻进想象之妙境。
64、《花间集》中就难以找到这样的词境和格调。
65、从过片至结笔,词境情节呈大幅度跳跃,裁云缝月之妙,在盈盈二字。
66、cíxīnㄘㄧ?ㄒㄧㄣ词心(词心)(1).有真情实感的词。谛听词境,方知词心,六十四则词话经典可谓字字珠玑。
67、在词境里浸淫久了,或许会“移了性情”。写情写到了极深处,便只有一个悲。扬之水
68、诗境由雄浑阔大向幽深静美转变,逐渐与词境靠近。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